1 / 16
文档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材料.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材料.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7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材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材料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
在何处。
,“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好在何处?
,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2分)
,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示例:春潮涌涨,江水浩渺,
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而开阔。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
弧形了。

3.“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
分)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
4.“平”写出春潮上涌之后江面开阔的景象,因为有“潮平”,才有江面“阔”的景象,二
这一“阔”是对潮平景象的概括,更是对壮阔景象的赞叹。“正”和顺的意思。,有风力,
帆才能“悬”,笔直高挂,侧面表现了风顺和风和,写出了白帆的形态。
:诗人想到(诗句)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1分),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
情(乡愁)(1分)。示例二: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1分),表达了浓
浓的乡愁(思乡之情)(1分)。(2分)。
6.①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
感情。
②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象征进行强调,“生”和“入”运用拟人手法,赋
予自然事物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③海日孕育在残夜之中,并将驱走黑暗;江春已潜入寒冬未尽的旧年,将赶走严冬。时序的
交替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自然的规律不可阻挡。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初中三年中,我们会学****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
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
“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
事);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诗人杜牧和合
称“小李杜。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2.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
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3.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4. 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
表达更含蓄。
5. 周瑜、李商隐
,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浣溪沙》是苏轼46岁被贬湖北黄州游清泉寺所作。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
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
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通过写雨中的兰芽、沙路和子规营造了怎样的境界?(3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也富含哲理。请说出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
(4分)
?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请简要叙述。(3分)
《醉歌》中写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
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苏词和白诗都写道“唱黄鸡”,两者
表达的感情一致吗?请简要分析(5分)
《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山下小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