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分析仪几乎已经在每个大中小医院广泛使用,由于仪器自身检测原理的限制以及血小板易于黏附聚集的特点,血小板检测经常出现假性减少,仪器往往提示PLT计数异常或PLT直方图异常,但有时提示的是白细胞或红细胞异常。因此,必须综合分析血小板检测的影响因素,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回报临床客观准确的数值。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8月住院患者48例,其中男20例,女28例,平均年龄52岁。
仪器:Beckman Coulter ACT 5diff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Olympus 显微镜。
试剂:上述血液分析仪的原装配套试剂;PLT草酸铵稀释液(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配置);瑞姬染液。
方法:首先所有标本按常规用EDTA-K2抗凝全血进行检测,PLT出现异常旗标且PLT<100×10标本,进行涂片瑞氏染色镜检,根据镜检结果和PLT直方图结果分为4组:①PLT直方图出现无拟合曲线、翘尾等现象,镜下可见大量血小板凝块或小堆积,则要求临床重新采集标本,复检后正常,基本推测是采集原因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②PLT直方图和初步镜检结果同第一组,如果两次采集过程均顺利,EDTA抗凝结果均不正常,标本中仍存在血小板聚集,则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结果正常则推断是
EDTA抗凝剂原因造成,9[1]
初检(EDTA-K2抗凝)
原因例数
(×10) 9手工法校正(×10) 9复检后(EDTA-K2抗凝) 复检后(枸橼酸抗(×10) 9凝)(×10) 9
标本采
36

①①67±32 128±27 ①无需采用 125±22 ①抗凝剂 6 58±28 61±29 148±34 142±41
①大血小5 65±25 无需采用无需采用 114±22

其他(包
括冷凝
集)
1 45±4 水浴后:110±12 无需采用 108±10①
其他影响:血小板冷凝集、异常蛋白血症、储存时间过长、高镁血症、脂类与蛋白的聚集的影响等。本文中的1例为冷凝集素引起,血清中高滴度的寒冷凝集素,能与患者自身红细胞在低温下产生冷凝现象,它不但能凝集红细胞也能凝集血液中的有核细胞和血小板,导致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异常[6-7][5]。
血小板数量的检测是血常规中重要的项目之一,其值准确与否直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