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震次生水灾害与水问题应对措施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编
2008年5月15日
目录
一、大坝破坏应急除险加固处置 1
1、大坝险情快速诊断评估 1
2、水库抢险技术 3
3、坝体结构破坏的处置 12
4、闸门破坏的处置 13
5、基础破坏的处置 13
6、渗流管涌的处置 13
二、溃坝的应对措施 15
1、上游天气监测与降雨预报 15
2、库区水情监测 15
3、水库下游溃坝影响范围快速评估 15
4、应急指挥机构 16
5、预警和预报发布 16
6、应急预案编制 18
7、人员转移与临时安置 20
三、堰塞湖应对措施 21
1、堆积物监测 21
2、稳定性评价 21
3、堰塞湖溃决预报 22
4、下游影响范围快速评估 22
5、堰塞湖溃决应对策略(与溃坝同) 23
四、堤防破坏应急除险加固措施 23
1、堤防险情与隐患诊断 23
2、堤防破坏的应急除险加固措施 23
五、决堤的应对措施 24
1、降雨和洪水预报 24
2、决堤影响范围快速评估 24
3、预警和警报的发布 24
六、山洪灾害的应对 25
1、降雨与洪水预报 25
2、山洪灾害快速评估 25
3、泥石流与滑坡可能性评估 27
4、泥石流与滑坡迹象观测 27
5、上游山洪信息向下游的传送方法 29
七、灌溉系统应急修复措施 33
1、小型机组供水(灌溉)系统 33
2、管道系统应急修复措施 35
3、防渗渠道应急修复修措施 36
八、水质污染应急措施 40
1、地震次生水环境问题 40
2、地震次生水污染的应对措施建议 41
3、如何寻找水质合格的水源 42
4、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快速简易鉴别方法 42
地震次生水灾害与水问题应对措施
一、大坝破坏应急除险加固处置
1、大坝险情快速诊断评估
在地震灾害发生后,为保证大坝安全,应进行现场检查和快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大坝因地震沉降后的高度、坝体和坝肩裂缝情况、土坝边坡是否塌滑、坝下游是否有集中渗漏或大面积渗水、溢洪道启闭设备能否运行、近坝库岸是否有大的滑坡体,等等。
(1)水库特征检查评估
水库特征检查评估包括大坝高度;水库上游雨水情测报点是否齐备有效;水库非常是否能有效运行;水库库区有无浸没、塌方、滑坡以及库边冲刷等现象;坝址附近的地形地貌有无变化;坝区和上坝公路附近有无可能塌方、滑坡、山洪泥石流等破坏断路现象。
土坝的总高度应为水库最大蓄水深加溢洪道最大过水深加风浪超高和安全超高。水库最大蓄水深加溢洪道最大过水深都是已知数。风浪超高决定于库内水面长度与风力等级。。可参考表1和表2决定风浪超高。
风力等级识别表
风力等级
陆地地面物征象。
0
烟直上。
1
烟能表示风向,但风向标不能转动。
2
人能感到有风,树叶有微动,风向标能转动。
3
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旗帜展开。
4
能吹起地面的灰尘和碎纸,树的小枝动摇。
5
有叶的小树动摇,水面上有小波。
6
大树枝动摇,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
7
全树动摇,大树枝弯下来,迎风步行感到困难。
8
可以折断树枝,人迎风前行,感到阻力很大。
土石坝的风浪爬高和水面长度、风力等级的关系表(m)
风级
垂直坝轴
的水面长度
5
6
7
8
(2)坝体检查
1)坝顶。有无裂缝、异常变形、积水等现象,防浪墙有无开裂、挤碎、架空、错位、倾斜等情况。
2)迎水坡。有无裂缝、崩塌、剥落、滑坡迹象、隆起、塌坑、架空、冲刷、堆积等现象;近坝坡有无漩涡等异常现象。
3)背水坡及坝趾。有无裂缝、崩塌、滑动、隆起、塌坑、堆积、湿斑、冒水、渗水或管涌等现象;排水系统有无堵塞、破坏;草皮护坡是否完好;滤水坝趾、集水沟、导渗减压设施等有无异常或破坏现象。
坝基:基础排水设施是否正常;渗漏水的水量、颜色、气味及浑浊度、酸碱度、温度有无变化;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