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贝聿铭大师.ppt

格式:ppt   大小:1,385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贝聿铭大师.ppt

上传人:yzhluyin9 2017/10/18 文件大小:1.3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贝聿铭大师.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贝聿铭
指导老师:齐老师
组员; 关焕明
陈民进
吕华欣
刘活坚
司徒艳仪
让光线来作设计
( Ieoh Ming Pei )
人物简介
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同济大学名誉教授。1917年4月26  日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重要头衔
1979年,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AIA Gold Medal),并命名一九七九年是“贝聿铭年”
1981年,法国建筑学院「建筑学金奖」美国纽约市「艺术文化类市长荣誉奖」 1981年,美国国家艺术委员「荣誉金奖」
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
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自由奖章
1988年,获法国密特朗总统授与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骑士勋位,1993年,升格为军官勋位
1988年,获美国里根总统授与美国国家艺术
1993年,获美国乔治·布什总统授与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1994年,中国建筑学会「杰出成就金奖」
2009年,英国RIBA皇家金质奖章
等。。。。
重要成就
1974年- 1978年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
1979年- 肯尼迪图书馆,波士顿
1982年- 香山饭店,中国北京
1982年- 1990年 中银大厦,香港
1989年- 卢浮宫扩建工程,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1990年- 德国历史博物馆,德国柏林
2002年- 2006年,苏州博物馆,中国江苏苏州
设计理念
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

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
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著贝聿铭一生的作品,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帷在手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纽约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厅,香港中国银行的中庭,纽约赛奈医院古根汉馆,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与比华利山庄创意艺人经济中心等。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设计风格特点
贝聿铭的建筑风格一般认为受格罗皮乌斯的影响,他掌握了在建筑设计中运用抽象几何形体的娴熟技巧,巧妙运用石、混凝土、钢和玻璃等建筑材料。到了1988年,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越低。也就是说越来越接近于地平线,我认为这是向自然的回归。美秀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聿铭对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握憬
他喜好的材料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贝聿铭属于实践型建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少
主要建筑作品范例分析
贝聿铭
伊夫森美术馆
1968年- Everson Museum of Art,纽约州雪城。
伊弗森美术馆是贝聿铭建筑生涯中的第一件美术馆作品,其建筑物本身就是一座巨大雕塑品,和其他的美术馆想比较,伊弗森美术馆本身是一个地方性的小型美术馆,不足以靠藏品来吸引人们,势必要靠不同类别的特展和巡回展来支持演出,功能决定结构。
贝聿铭从造型入手,为该馆设计了大小,高度都不相同的10个展览室。最大的是50尺见方的雕塑院。在雕塑院西北部,有一个旋转的楼梯,是整个雕塑院的中心。伊弗森美术馆院长认为旋转楼梯是全馆最“夸张”的地方。
伊弗森美术造型主题是高低差异的四方大盒为主。展览室以展画为主,所以以人工采光为主,被展览室包围的雕塑庭,边缘有两道边窗,自然光从屋顶边缘洒入。贝聿铭作品中喜欢将自然光引入到建筑物中,与自然融为一体,其几何形建筑在自然光线照射下,趋于变化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