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说课--氨 硝酸 硫酸.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说课--氨 硝酸 硫酸.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8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说课--氨 硝酸 硫酸.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说课--氨***硫酸
各位老师大家好,这一节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氨,下面我们先对教材进行全面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氨是氮元素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它是氮肥供应的基础,也是制造***氨盐、纯碱等的重要原料,还是重要的制冷剂。
2、氨的特性:氨是非金属氢化物水溶液唯一呈碱性的一种气体
3、通过本节课的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非金属元素的知识体系
2、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学****元素氧化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了解了一些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碱性及还原性。
欠缺知识:但是学生对学****和探究非金属元素的全面性质没有形成系统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对策:本节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形成系统的方法和思路来掌握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知识。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及铵盐的主要性质和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提高应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氨、铵盐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氨、铵盐在氮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更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氨的化学性质和制取
5、教法分析
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采用由“实验”引导“教学”的方法组织教学
6、学法分析
探究式学****br/> 二、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2、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3、提出问题,实验解决
4、应用原理,分析反应 5、迁移联想,讨论制备 6、知识应用,巩固反馈
三、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引出主题
实验:让学生小心地闻氨水的气味,观察充满氨气的倒置试管
提出问题:氨气在通常情况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吗?溶解得快吗?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实验: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氨气的试管倒置在烧杯里,并轻轻振荡,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一、氨
1、氨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溶解得很快,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
根据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溶解得很快的特点,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装置模拟自然界的喷泉现象, 同时在实验中要验证氨水具有碱性,让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的引导,指出实验的关键是如何迅速地形成负压。实验: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
酞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并描述现象。提出三个问题:1、从胶头滴管挤入烧瓶的少量水起什么作用?2、为什么此后会有大量水喷入烧瓶?3、喷泉呈红色说明了什么?根据实验现象强调三点:1、氨极易溶解于水 2、氨溶解得很快,烧瓶中气压在挤入少量水前后有较大变化而引发喷泉3、氨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电离时有氢氧根生成,因此喷泉呈红色。这样我们就得出了氨能跟水反应的化学性质。
2、氨的化学性质
(1) 氨与水的反应
氨水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氨跟水没有完全反应,或者说一水合氨会分解成氨气和水,提出问题:氨水呈现碱性,他应该能跟盐酸反应。
提出问题,实验解决
氨气和***化氢能反应吗?提供浓氨水和浓盐酸,由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判断,让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实验方案。
经讨论,可能会得出多种方法,主要有:
方法一:在一支烧杯中放两个棉球,分别在两个棉球上滴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相互靠近。方法二:直接用两根玻璃棒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相互靠近。
方法三:用两支胶头滴管分别取出浓氨水和浓盐酸,相互靠近。
以上可能是学生提出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关键是要使实验简便易行,现象明显,一般采用方法二。
(2) 氨、氨水与酸的反应
指出浓硫酸和浓氨水会有相同的现象吗?
应用原理,分析反应
再让学生从氨的化学式进行思考,从氮的化合价分析,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氨应该具有还原性。
(3) 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
指出:一、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的基础二、分析讨论出当氨的量一定时,转化生成***的量与氧气量的关系。
联系实际,物质应用
3、氨的用途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总结氨的用途,并要求学生课后完成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化肥(硫铵、硝铵、尿素等)、***和纯碱,应用于有机合成工业,制冷剂。
对铵盐的教学思路,首先从氮肥引入,指出生产中一般不直接用氨肥作肥料,因为氨水的储藏,运输不方便,一般用铵盐做肥料,然后通过一组实验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