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真诚的约定与美丽的邂逅
预设是教师教学实施之前的充分准备,即教学设计。好的预设不仅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更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学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走向。而生成则是对教师教学设计的再创造,更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体现着课堂的鲜活,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着课堂的品质。如果预设重在发挥教师的能动性,那么生成就在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如果预设是“真诚的约定”,那么生成就是“美丽的邂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此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真诚的预定――懂得“留白”的预设
传统的语文教学讲究精心备课,然后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度的课堂驾驭能力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预设。教师的归纳和演绎取代了学生真切的直觉与情感体验。实际上,精心的预设并不代表教师要布置一个圈套,让学生钻进去,忽略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有思想有感情,有体验的个体。好的预设应留有余地,具有弹性,懂得“留白”,给课堂留以足够的空间和余地。
所以,良好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收放自如的,学习孔子不唯尚物的品格。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末足与议也”,他认为一个学生总以吃穿不好为耻,心思都放在追求物质享受方面,远大的理想又从何而生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贵如浮云,孔子视钱财如粪土。他还教导学生“谋道不谋食”“忧遭不忧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认为有远大抱负的人,胸怀远大理想,而非拘泥于区区物资。
学习孔子志存高远的精神。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仅仅以个人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该在精神上有更高要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孔子认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立志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点。活到老,学到老,耄耋之年的人都还想着学习,何况初生牛犊的青少年呢?确定了追求的目标,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学习孔子克己求诸己的原则。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思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己知,患其不能也”“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所有这些,都着重在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
世界纷纷扰扰,取其一隅久存,并非易事。孔子告诉我们,如果这个社会容不下你,是时候改变自己去适应它了,不断提升自己,进而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
应该是欲擒故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和结果应具有包容性,给学生以参与的空间,多启发引导,多高屋建瓴的概括。
例如,笔者在教《项脊轩志》这篇课文的时候,首先对本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最后确定将细节描写作为中心话题来探究。在备课中笔者不仅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研读,而且查阅了大量关于《项脊轩志》这篇课文细节描写的论文,这些论文精细而深刻的解读给人很大的启示。然后,笔者从大的层面设置了两个问题:“《项脊轩志》的艺术成就在于成功的细节描写。第一,请找出细节描写之处;第二,选一处进行赏析,谈谈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表达情意的。”给课堂充分“留白”,让学生去讨论,教师只从大方向上去引导,适时去启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肯定会出现不可预知的节外生枝,但有了前面的充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