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祖父、父母对钱穆的影响.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祖父、父母对钱穆的影响.doc

上传人:dt83088549 2017/10/19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祖父、父母对钱穆的影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祖父、父母对钱穆的影响
钱穆出生在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族。他没见过祖父,他的父亲也在他刚刚12岁的时候就病逝。但他们对钱穆的影响很大。
钱穆祖父是鞠如公。体弱多病,但有坚韧不拔之志,他用上等白宣纸手抄《五经》,首尾正楷,一笔不苟,墨色浓淡,也是前后如一。因患有眼病,用毛笔书写时间一长,便有眼泪滴下,但这一困难没有能够困扰他。他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五经》虽然未能全部抄完,但已为子孙留下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钱穆兄弟常常翻阅祖父手迹,见到纸上泪痕,想到祖父勤书不辍的精神,受无限感染。祖父还留下一本用五色笔圈点的大字木刻本《史记》,每页书中,天头地脚、字里行间,均附有祖父的批注。钱穆称:“余自知读书,即爱《史记》,皆由是书启之。”(钱穆:《八十忆双亲?先祖父鞠如公》)钱穆的父亲承沛公,也是勤学苦读之士。幼年有神童之称,因家中已贫困,无书房,便在家族中三间破房中发奋苦学,寒暑不辍。夏夜多蚊虫,小承沛将双脚置于两酒瓮中,苦读如故。及长,在县试中以第一名考中秀才。再往后,也是由于身体孱弱,每每参加乡试均病倒场内,无法继续考取功名。回乡后,见到大家族中贫富不均,尤其是孤儿寡妇得不到照顾,违背了祖先的遗愿。他决意重新发挥家族中
“怀海义庄”救灾恤贫的作用,经过许多努力,最终达到目标。他因此受到举族乃至周围乡民的尊重和爱戴,凡有事,均找他解决。由于他处处为大家着想,没有一点私心,排难解纷时秉正仗义且很有办法,所以在他不到30岁时,就成为大家的主心骨,“不啻为族长,又兼为乡绅”。承沛公为人处世之风,深深地影响着钱穆。他每晚挑灯夜读的情景,也成为钱穆的楷模。
承沛公写了两册诗赋。钱穆非常喜欢。直到老年,钱穆仍记得其中的《春山如笑赋》和《岳武穆班师赋》。
《春山如笑赋》中的景色描写,是钱穆幼年时特别喜爱的。长大后,钱穆喜欢朗诵魏晋以下及于清人的小品骈文,又喜爱自然山水,均受此影响。
《岳武穆班师赋》所写的岳飞事迹,为钱穆喜爱,对钱穆的影响也深远。他说:“余自幼即知民族观念,又特重忠义,盖渊源于此。至其押韵之巧,出神入化。余此后爱读宋人四六,每尚忆及先父此文。”(钱穆:《八十忆双亲?先父之幼年苦学及科名》)承沛公对钱穆的教育都是启发式的,从无疾言厉色。有一次,父亲指着
“没”字,问钱穆是什么意思。钱穆回答:“如人落水,没头颠倒。”父亲问为什么这么解答。钱穆回答:“因字旁称三点水猜测之。”父亲很是高兴,摸着钱穆的头,对私塾的老师说:“此儿或前生曾读书来。”他非常喜欢钱穆,但以启发式教育,教导钱穆不要骄傲。
有一天夜晚,承沛公在教导钱穆兄长时说:“读书时应当知道言外意。书中写一字,或许有三字未写。写一句,或许有三句未写。遇到这种有隐晦的地方,一定要运用自己聪明才智,懂得作者的真实意思。这样的读书,才是真读书。”
钱穆当时已躺在床上,听到此言,高兴得睡不着觉。
承沛公对钱穆的课程似乎比较放任,管得不多。但在一次与客人的闲谈中,钱穆于隔壁听到父亲谈及自己,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