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共享单车研究报告.pdf

格式:pdf   大小:2,45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共享单车研究报告.pdf

上传人:我是开始 2023/4/12 文件大小:2.4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共享单车研究报告.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共享单车研究报告 】是由【我是开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共享单车研究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共享单车研究报告
:.
————————————————————————————————作者:
————————————————————————————————日期:
:.
共享单车研究报告
导语
共享单车以低成本、高便捷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
难题。除了自由度高、取用便捷、价格便宜的特点之外,共
享单车亦具有极大的正面社会效应,减轻了政府主导公共自
行车项目的财政负担,并有效倡导了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
目前,主要共享单车项目均受到了政府的鼓励。
以摩拜与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正逐步改变着城市“最后一
公里”的出行方式,提升便捷度的同时带来了极大的投资机会,
共享单车产业链千亿价值有待挖掘。
·共享单车是出行市场的“低端颠覆”,产业链千亿市场
有待挖掘
目前我国共享单车需求量约1000万辆,蕴藏着281亿元
的市场,加上上游的单车、车锁制造,以及下游的大数据、导
流等增值服务领域,产业链价值可达近千亿规模。目前,共享
单车的收入主要包括使用租金收入、押金形成资金沉淀收入,
以及后期的广告收入以及大数据的出售收入等,未来随着盈
利模式的不断成熟以及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共享单车前景
无限。
·共享单车通过共享租赁模式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
难题,契合了政府“供给侧改革”的需求:.
共享单车以低成本、高便捷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
难题。除了自由度高、取用便捷、价格便宜的特点之外,共享
单车亦具有极大的正面社会效应,减轻了政府主导公共自行
车项目的财政负担,并有效倡导了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目
前,主要共享单车项目均受到了政府的鼓励。
·一级市场投资火热,各路资本竞逐共享单车,行业竞争日
趋激烈
共享单车正处于大规模投放车辆和提升软硬件水准的阶段。
目前共享单车领域已有已经有多达17家公司,除了ofo为
2014年成立,摩拜为2015年成立之外,其他公司均为2016
年成立的公司,各路玩家跑步进场。其中ofo和摩拜单车两
家公司总共投放车辆超过20万辆,对一线大城市进行了覆
盖。%;摩拜
%。同时,资本对于共享单车行
业青睐有加,17家公司从VC、互联网公司及上市公司处总共
融资超过25亿元。
一、共享单车横空出世,解决“最后一公里”
享经济成为新潮流,单车共享应运而生
共享经济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
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整合线
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房屋等资源,使其通过共享实现经济
价值。在Uber正式进入中国后,市场逐渐开始认识和接受:.
“共享经济”。共享经济高效地打破限制,将所有权和使用
权分离,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率。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
开始,中国互联网共享经济行业飞速发展,%。
2015年共享经济行业规模更是突破2万亿,达23360亿
元。目前用户使用较频繁的共享经济类app主要集中在出行
共享、技能爱好共享、租赁共享、服务类共享等领域。而随
着互联网媒介愈发成熟,共享经济的交易成本正在逐步降低,
亦快速渗透到各个细分领域,而出行市场是被颠覆最为彻底
的领域。作为共享经济中的大头,共享出行发起了共享经济
在国内的开端,同时也是资本最集中、竞争最激烈、受关注度
最高的行业。在2015年,
行受益,以快车、专车为主体的共享出行行业正经历快速成
长,巨大的共享出行市场已经形成。2016年共享单车横空出
世,以摩拜单车和ofo为代表的龙头公司快速融资扩张,几乎
复制了2015年专车市场的疯狂。
图3:专车市场成为2015年一级市场的竞争焦点
图4:国内目前各共享经济类型占比共享单车是对出租车
出行以及自有单车的一种“低端颠覆”,通过共享租赁模式
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所谓低端颠覆,就是给现
有产品,提供一个更简单、低价或更方便的替代品,去占领那
些本不需要现有市场上高端产品的客户。共享单车很好地弥
补了出租车以及专车出行价格高、自有单车出行停放不易并:.
易被盗窃的缺憾,以低成本、高便捷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
的出行难题。同时,共享单车亦具有极大的正面社会效应,
契合了当前提出的“供给侧改革”要求:人民群众对出行便
利化的需求同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
出,亟需从供给侧方面提出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而共享单
车的出现,恰恰符合官方的改革理念,既减轻了政府主导公共
自行车项目的财政负担,并有效倡导了绿色出行的生活方
式。,抢占短途出行市场制高点
:快速认证、无桩优势尽显
共享单车源于政府公共单车车,却能有效弥补公共租车系统
的短板。公共单车车运营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半市场化模式、
服务外包模式和完全市场化模式。而我国目前的大多数公共
自行车系统主要还是依赖于政府补贴,极少能依靠自身业务
实现盈亏平衡。全国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转情况最良好的杭州
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服务点超过3500个,5年的车亭(棚)
广告费收入约2亿元,广告营收增长率约为2%-3%,而运营成
本的增速却高达10%,导致每年存在资金缺口数百万元。
高居不下的人工成本和车辆损耗不断加重政府财政负担,诸
如摩拜ofo等共享单车公司便应运而生,有效地为政府分担解
决。政府公共自行车大多使用有桩系统,不便于取还,同时
身份认证较共享单车更为复杂。在2008年,我国率先在北京
和杭州启动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目前我国拥有世界最多的:.
43万辆公共自行车,公共自行车在国内覆盖城市超过220
个,能24小时运转的租赁服务占比超过70%,91%的城市
采取的是超时收费制度,9%的城市采取的是诚信积分制度。
注意到目前国内大多数政府单车使用者需要在规定时间里
前往固定的租用点缴纳押金、办理登记,在使用后又需要车
停放在固定的停车桩内。而共享单车仅需通过移动端身份识
别认证,并采用无桩模式,即开即骑,即停即走,大大提高出
行效率。,覆盖南山区、
福田区、大鹏新区等地,注册会员10万余名,深圳设有的
“有桩单车”站点共计500个左右,需通过相关手续进行认
证,较为复杂。
图8:我国各城市公共自行车数量排行(单位:辆).
VS共享私家车:短途价格优势巨大
相较共享私家车及共享巴士,共享单车在短途出行中具有极
大优势。在出行方面的共享经济中,被频繁提及的三类分别
是私家车共享、单车共享以及巴士共享。三类共享出行方式
有着较大的差异,私家车共享自由度高,适用于任何情况,但
价格也最高。单车共享则是着手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
价格最低,能起到连接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与人们生活工作
场所的作用,同时也可作为在打车不便、交通状况糟糕时的
一种有力补充;此外,单车共享还有另外两者不具备的健身
与休闲的功能。共享巴士则是面向通勤上班族和学生族,适用:.
于固定场所间的往返,自由度极低,价格适中。价格上涨、
政策收紧使得私家车共享在短途出行市场中被共享单车赶
超。自8月收购优步中国后,滴滴先后3次调价,涨价动作迅
猛。以深圳市为例,滴滴顺风车价格上调,过去的一人搭车起
步价(包含3公里里程)由10元调整为12元,涨幅达20%,
,上涨幅度超过1
5%。同时,由于不合规现象频出,政府对专车市场监管逐渐
收紧,频频制定政策进行约束和规范。根据最新出台的政策,
政府对网约车主户籍、牌照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和限制,整顿了
行业的同时,对专车车共享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而与此同时,
共享单车使用环节中违规可能性较低、用户安全能得到充分
保障,同时还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理念,对
城市道路拥堵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因此得到了政府提倡。目
前随着短时间内私家车共享在供给端减少,其中的部分用户
未来在有出行需求时将可能转化成为单车共享的用户。二、
共享单车盈利模式加速探索,千亿市场呼之欲出
我们认为,共享单车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以上海为例,
目前上海已激活滴滴司机有41万,以及5万辆出租车,再
加上神州、易到等公司,单单上海一个城市的车辆出行供给超
过50万辆。在目前阶段,共享单车市场仍处于用户****惯培
养时期,全国一共1000万辆单车基本能够覆盖用户初期需
求,而当用户****惯形成后,共享单车需求量将会更高。根据最:.
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根据
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城镇人口中每百户居民拥有65辆自
行车,渗透率为65%。我们假设无自行车居民中,其中一半有
使用共享单车出行的需求,其中每户居民平均两次,则每天将
,若以单次使用1元计费,则
每年共享单车的潜在市场将达281亿,如加上上游的单车、
车锁制造,以及下游的大数据、导流等增值服务领域,产业链
价值可达近千亿规模。
作为共享经济中诞生时间最短的共享出行方式,共享单车行
业已经具备清晰而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的上游是自行车制
造、组装以及相关零配件的生产;中游是共享单车服务系统
构建以及提供租车业务;而下游则是相关增值衍生服务,例如
车辆定制、俱乐部会员,以及数据及流量的应用等。
单车盈利模式探索日趋明朗
尽管目前共享单车的收入基本仅仅来源于向C端客户直接
收取的租车费用,但随着共享单车的规模继续发展、行业规
则逐步确立,共享单车的盈利方式将十分多样化。
共享单车市场规模的扩大,广告投放会成为重要盈利点
与传统公用自行车相比,由于没有固定存放站点,共享单车最
基础的广告投放资源在单车车身。除此之外,手机APP广告
是共享单车的重要广告资源,可以结合大数据服务提供基于
位臵的精准广告推送。由于共享单车目前的车身设计本身承:.
担着推广和彰显品牌特色的功能,车身广告暂时没有投放,
APP内展示类广告和广告推送将成为共享单车的主要广告
收入来源。
共享单车结合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将在运营过程中形***们
交通出行的大数据库。这些交通出行数据一方面可以用于政
府构建交通大数据,应用于公共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另一方
面可以为广告商提供大数据服务精准投放广告,比如通过大
数据分析用户使用单车的时间段和经常骑行的路线,结合L
BS联合商户向用户提供附近的商业活动优惠;或者对用户
进行画像,分析出年龄(实名验证时输入身份证时已获得)、活
动区域、身份职业、消费能力等等信息。
TalkingData移动数据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从共享单
车人群消费偏好指数中反映出,摩拜单车用户偏好金融、永安
行用户偏好生活服务,OFO共享单车用户偏好化妆品。
图15:
储值形成资金沉淀,逐步引入金融服务
共享单车的资金沉淀主要来源于押金与车费储值,目前ofo
和摩拜单车押金分别为99元和299元,用户车费储值预计
平均在100元以内。目前摩拜和ofo的注册用户数均已经达
到百万量级,预计未来总用户数可达千万,那么将会预计带来
数十亿的资金沉淀。利用押金和车费储值形成的资金沉淀可
以进一步进入互联网金融服务。:.

随着共享单车的推广和普及,未来共享单车品牌可以推出单
车销售、单车定期出租、针对不同人群定制单车的服务。在
拓展单车产品线的同时可以推广休闲运动为主的单车骑行
文化,成立自行车骑行俱乐部以及赛事等。
利可观,回收期可控
根据共享单车运行至今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单车的盈利进行
了情景分析,我们认为,在单车成本、单次使用费用以及押
金收益率一定的背景下,主要影响单车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
包括日复用次数、维护成本、折旧费用、年使用天数以及耗
损率等指标。对于固定指标,我们假设单车成本为1000元/
辆(摩拜单车和ofo的均值),次均使用费率1元/次,押金(沉
淀资金)收益率8%。对于可变指标,我们分别按照乐观、中性、
悲观三种情形给出假设:
在三种情形下,我们假设每车每天分别使用6/4/3次(对比
摩拜单车上海日均使用次数为5~6次),每天的收入分别为
6/4/3元/辆,按三种情形下每年使用天数300/275/250
天,则单车年收入1800/1100/750元;折旧期限分别为4/3/2.
5年,年折旧费用为每年按使用300/275/250天计算,
则每年折旧费用250/;再假设每辆车运营成
本(维修、调度等)/(北京ofo成本为
(中国经营报数据)),则三种情形下年单车运营费:.
用均约为150元;耗损率我们假设三种情形下分别为5%/
7%/10%(ofo单车耗损率约为5%(中国经营报数据),则年
单车耗损成本50/70/100元;
再假设三种情形下每辆车能分别带来10/7/5位有效用户,
每位用户的押金和预付租金为309元(押金299元,预付租
金10元)/。按照以
上假设,在乐观/中性/悲观三种情形下,单车年收益分别为
/,
/,而根据中国经营报的数据,ofo的盈利周期不足半
年,摩拜单车的盈利周期约为一年半,均符合我们的模型预
测。按照共享单车市场最初阶段市场共100万辆车计算,
即便在中性和悲观情形下,
。随着用户****惯形成、投放车辆增加,共享
单车行业利润规模将更加可观。4.“逆行”传统单车行
业,共享单车促转型
近年来,由于受到电动车、汽车、地铁等交通工具的挤压,
私人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不断下滑,传统自行车行业
发展态势较为低迷。2015年国内自行车产量8026万辆,同比
%,
辆;电动自行车产量3257万辆,%。众多传统
自行车制造公司面临订单下降、库存积压的问题。与传统自
行车制造商截然不同的是,共享单车的出现释放了用户的用:.
车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而共享单车在城市中迅速扩张
也将为传统自行车制造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共享单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单车销量,对以通勤单
车为主的国内自行车产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另一方面,
传统单车企业通过投资共享单车公司,也实现了从制造业转
向服务业的重大突破。
共享单车刺激传统自行车制造业升级转型
由于共享单车公司并不设置生产线,因此共享单车的整车或
零部件的生产、组装以及改造都必须与传统自行车企合作完
成,这能为传统自行车企降低库存、拓宽销路,同时促进这
些企业的转型。自行车制造业的转型可以从产品、销售模式、
目标市场等多方面拓展。共享单车的出现对单车车型提出了
新的要求,也将租赁这种新的盈利模式引入了自行车行业,
而国内的自行车制造商也可将目标市场从基本通勤需求向
休闲运动需求转型。目前,国内自行车领军企业CRONUS
董事长邓永豪以1亿元领投小鸣单车A轮。近期,拥有76
年历史的上海永久自行车(中路股份)也和优拜单车联手,计
划从2017上半年开始在上海投放无桩共享单车。单车零配
件企业将享受自行车智能化升级红利。共享单车相比于普通
自行车对车辆硬件有着更高的要求。共享单车车身相对较硬
朗,具有更强的防撞能力和防破坏能力,同时共享单车需要配
备智能锁以防止车辆被盗。此外,一些共享单车还具有GPS:.
功能以方便用户有用车需求时能快速找到周围车辆。升级后
的车身、定位系统以及智能锁能更好地保护车辆,为共享单
车公司降低损耗,也为单车零配件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上市
公司信隆健康参与了摩拜单车的车把以及传动轴的设计与
制造,大量的订单或显著提升了公司的经营业绩。三、共享单
车争鸣竞放,各路资本争先恐后
,共享单车融资忙
共享单车公司融资是2016年创投圈最火热的话题之一,从
2014年第一家共享单车公司ofo成立开始,在不到两年的时
间内,共享单车公司目前已有17家之多。在滴滴打车、Uber
等共享出行公司在国内取得成功后,资本逐渐接受并欢迎“共
享经济”这一新颖的商业模式。在本轮并不景气的“资本寒
冬”中,多家共享单车公司却相继融资成功。截止目前,共享
单车融资总额已经超过20亿元,融资公司超过10家。投资
方包括红杉、高瓴、创新工场等著名投资机构,滴滴、小米、
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以及中路资本、一村资本这样的上市公司
子公司。,整体竞争仍激烈
目前国内共享单车公司中,ofo、摩拜单车、小鸣单车、小
蓝单车这四家公司成立时间较早、车辆投放较多、知名度较
高,用户数量较多且活跃度高,是共享单车行业内当仁不让的
“领头羊”。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共享单车大多来自这四家公
司,截止11月底,累计投放量最大的两家公司分别为ofo单:.
车(16万辆)和摩拜单车(10万辆)。成立最早的ofo发源
于北京大学,已经从最初依托高校针对学生市场,到如今开
始在一二线城市里布局。而拥有受认可度最高的车形以及技
术最先进、带GPS功能智能锁的摩拜单车从一开始着眼于
一线城市办公、生活集中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