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李白诗四首.ppt

格式:ppt   大小:2,581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白诗四首.ppt

上传人:653072647 2017/10/19 文件大小:2.5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白诗四首.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诗仙”
《梦游天姥吟留别》
《哭晁卿衡》
《丁都护歌》
《越女词五首》(其三)
李白诗四首
关于李白
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 余光中
梦游天姥吟留别
关于李白
题目解释
诗意理解
梦境解读
艺术手法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
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
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体面地赶出了京城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留赠给友人,借以排谴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翰林待诏:唐初设立。擅长文词、经学、医卜以及各种技艺如书画、搏弈者,居宫中(玄宗以后居翰林院),以备应诏。属皇帝的差遣侍从之臣,主要陪皇帝消遣娱乐,以及文章应和。无品阶。
翰林供奉:玄宗开元十年前后设立。以翰林待诏中文学之士为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一起,帮助皇帝起草重要文书,分掌制诏书敕。实为代行中书舍人之职,但无品阶。
翰林学士: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设立。选翰林待诏中一部分人为翰林学士,别置学士院,专门执掌起草制诏书敕。属皇帝的机要秘书一类,但为兼职,而无独立品阶,其中翰林承旨地位最高,出院后升迁的机率较大,许多翰林承旨由此拜相。故为时人所重。
李白诗歌内容
1、一方面表现了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另一方面又指出了唐朝暗含的各种危机,揭露政治,不满黑暗现实。
2、写个人的理想及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后的痛苦和愤恨。
3、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
4、歌唱爱情和友谊的诗篇
5、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浓厚的主观色彩,豪放不羁
(二)丰富奇特的想象,意境雄奇
(三)清新明快的语言
(四)豪放飘逸的风格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别人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生活了三年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临行作本诗。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 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题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