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律制度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2Z201011了解建造师框架体系
1、建造师制度起源于英,发展于美,国际建造师协会有17个成员。
2、分级管理、条块结合
3、分级别、分专业
4、注册建造师制度体系
2Z201012掌握考试管理
1、全国统一大纲、各省组织考试
2、全国统一大纲、全国统一考试
2Z201013掌握注册管理
1、注册建造师含义。
2、注册建造师的注册类别:初始、延续、变更、增项注册四类。有效期3年。
2Z201014掌握执业管理
1、执业范围
考核认定或通过全国统考取得资质证书并经注册的二级建造师,可在全国范围内执业。
参加地方政府组织考试取得资质证书并经注册的二级建造师,在当地政府辖区内有效。
2、签字盖章(2条)
建设工程施工活动中形成的有关工程施工管理文件;施工单位签署质量合格文件
3、项目负责人专业和级别限制
工程类别
项目负责人限制
建造师专业
建造师级别
大型工程
本专业
一级
中型工程
本专业
一级、二级
小型工程
无限制
一级、二级
2Z201015掌握继续教育管理
继续教育年学时
必修课(学时)
选修课(学时)
合计(学时)
两个以上专业的(学时)
公共课
30
30
60
专业课
30
30
60
20*增项专业数
合计
60
60
120
20*增项专业数
2Z201016 掌握信用档案管理
信用档案包括注册建造师的基本情况、业绩、良好行为、不良行为等。
不良行为:违法违规行为、被投诉举报处理、行政处罚等。
2Z201017 掌握监督管理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对注册、执业、继续教育实施监督检查、依法查处。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将违法事实、处理结果报告注册机关;注册机关将注册信息告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法律体系通常包括宪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刑法与诉讼法
2Z201022熟悉法的形式
法律形式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国际条约。此外,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法律等也属于我国法的形式。
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最高的。法律的效力低于宪法,但高于其他的法。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辖区内有效,其效力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
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低于同级或上级地方性法规。
2Z201030 宪法
2Z201031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人身自由
五、社会经济权利
包括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
六、文化教育权利
七、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
监督权包括建议权、检举控告权、申诉权
获得赔偿权原因是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驶职权。
2Z201032 掌握公民的基本义务
2Z201040 民法(物权法另立,其他不变)
2Z201041 掌握民事法律关系
一、构成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
(一)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和参与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1、自然人
自然人不仅包括公民,还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的一种,能否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所谓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无民事行为能力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2、法人
法人应当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