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呼吸定息——《黄帝内经》(八).pptx

格式:pptx   大小:93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呼吸定息——《黄帝内经》(八).pptx

上传人:yuzonghong1 2017/10/20 文件大小: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呼吸定息——《黄帝内经》(八).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有这么一句话:“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一般学中医的,总把这篇“气象论”当作只是说明平人的脉息至数与其变化,及各种疾病的脉象和诊察方法。事实上,这段话是歧
歧伯在教育黄帝具体的“呼吸”理法,远非脉象诊断层面上的东西!今天胡涂医就拿这段话来忽悠一下大家。“人一呼脉再动”,人呼一次气,经脉、脉搏运动、跳动两次。“一吸脉亦再动”,人吸一次气,经脉、脉搏也运动、跳动两次。“呼吸定息脉五动”,人体一呼一
吸叫作一息,在这一呼一吸之间,经脉、脉搏又运动了一次,所以说“呼吸定息脉五动”,一呼(2次)、一吸(2次)、呼吸之间(1次),加起来经脉、脉搏刚好动了五次。“闰以太息”,这句话不好理解,明朝名医张景岳先生做了这样的解释:闰,就是余,与闰月的
道理相同,这说的是平人、身心健康的人在正常呼吸之外,间或有一次呼吸特别长些,这就叫做“闰以太息”(见张景岳《类经》:“闰,余也,犹闰月之谓。言平人常息之外,间有一息甚长者,是谓闰以太息。”)。老张的这个解释,几百年来似乎都没人怀疑过。现在学
中医的,更把“太息”理解为“深呼吸”。这样理解当然也有道理(我们总难以相信张景岳老先生也会解释错《黄帝内经》),但却不是医家之真传!试想,如果“太息”就是“深呼吸”,那这样的“平人”怎么可能是“不病”——不会生病的人呢?那么什么是“命曰平人
”呢?平人,其实就是已经从此岸到达彼岸的人!正如《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里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懂得把握阴阳、转化阴阳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歧伯对黄帝说的,“平人者不病也”,那些从此岸到达了彼岸的人,懂得把握阴阳、转化阴阳的人,就
是不会生病,身心完全健康的人!所以,“闰以太息”里的“太息”,其实就是“胎息”!关于胎息,请参阅我前面的文章《医家秘传——胎息、打坐及辟谷》。胎息,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内呼吸”,是修****医道——古传中医的必经之路!所以魏伯阳真人在《周易参同契》
中说:“呼吸相含育,伫息为夫妇。”张景岳老爷子说的“一息甚长者”,多少也说得过去,只是没有胎息这样的内呼吸能力的人,无法明白这个“甚长者”有多长。呼吸,在古传中医的真传里,概括为三种:天地呼吸、人身呼吸和医道呼吸。天地呼吸,就是说天地也在呼
吸,这是“天机”!古人说“天机不可泄露”,在天地为“天地的呼吸”,在人体为一阳来复的气机,这是医家千古不传的大秘密!一阳来复的真元,不应该外泄,而应该养藏、炼化,这就是“天机不可泄露”!并不是大家以为的什么算命的不能说破。关于“一阳来复”,
请参阅前面的文章《冬季养生,无扰乎阳》和《中医养生——因天之序,合道而行,24小时如何过11》。那么什么是“天地呼吸”呢?宋朝易学大家(事实上也是宋朝以来的易学第一大家,未来三五千年内恐怕也没人能超过他)邵雍先生在《皇极经世》中说:“冬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