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北京人话剧观后感.pdf

格式:pdf   大小:22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人话剧观后感.pdf

上传人:我是开始 2023/4/20 文件大小:2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人话剧观后感.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北京人话剧观后感 】是由【我是开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北京人话剧观后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北京人话剧观后感
篇一:话剧观后感
我们兴奋地坐在大客车上,期待着惊喜的话剧。
演出开始了,同学们安静的看着话剧,话剧主角是一个
叫阳光的男孩,主要讲他助人为乐的故事。
有一天,学校在上体育课跑步的时候,一个同学因为营
养不良晕倒了,后面的一个同学也被绊倒了。后来阳光把那
个同学背回了家,还提醒营养不良的那个同学要多喝牛奶,
多吃鸡蛋。
还有一天,阳光带着他的同学们去植树,他们分配好了
工作,正种完树准备离开时,发现别人在喊:“有人落水了,
快来人帮忙啊!心地善良的阳光自然不顾一切去救了那个人。
然后就走开了,被救小孩的父母不知道是谁救了他,大家告
诉他救他的人是阳光。后来他们找到阳光表示感谢!
看完这部剧后我终于知道了:助人为乐在于点点滴滴,
17
只要找好这点点滴滴,就能更好的帮助别人。要像阳光那样
舍己为人、勇敢、有爱心、乐于助人、团结同学。以前见到
助人为乐的人我总是想向他学****可我又不知道我应该帮助
别人在哪方面,这部剧给我的感受很深刻,我知道了帮助别
人应该从每一件小事开始。
四年二班李帛桐
篇二:话剧读后感
话剧《茶馆》观后感
话剧《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于1957年创作的
一部不朽的名著。作为中国话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的作品,
老舍先生的《茶馆》彰显出了中国式话剧的独特的舞台艺术
魅力。自1958年首映到1992年告别演出,老版《茶馆》在
世界各地上演了374场,而1999年上映的新版的茶馆演出
场次也快速接近500场。为什么《茶馆》能够一直这么受欢
迎,为什么能被称为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为什么能成为
真正的经典,这些问题在我真正完整的观赏过它之后,我才
略微想明白其中的道理。
首先,作为一部话剧作品,茶馆的风格是完全与我脑海
中的固有的话剧形象所不同的。《茶馆》的诞生,不仅让熟
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所震惊,也给外国人带去了完全没
有见过的、风格迥异的中国式话剧。和西方那些为人们所熟
知的欧式话剧的华丽风格所不同,《茶馆》并没有一个跌宕
27
起伏的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而是用最最真实的语言和画面
来描述一间茶馆里发生的大小事和它的兴衰史。舞台上的布
局,带有老北京韵味的语言,朴实却又各赋特色的服装,还
有处理细腻,给人留下无线韵味的背景音效,都给人带来了
一种历史重现的感觉,仿佛自己正置身于那个年代那个地点,
耳边充斥的是茶馆里嘈杂的谈论声,仿佛看到了王老板正弯
着腰推着笑脸沏茶的身影,还有那永远拎着那只命根子鸟儿
的松二爷和大块头豪爽常四爷。
看完《茶馆》,印象最深的还是莫过于它的独具特色的
语言了。特别是对于一个南方人,在接触到茶馆中那京味儿
十足、朗朗上口的口语化的台词的时候,虽然没有老北京人
的那种共鸣的感觉,却别有一番新鲜感和韵味。“我早就不
抽大烟了,该抽白面了,哈德门的烟卷是又松又长,这么一
磕,空出一大半,装白面正合适。大英帝国的烟卷,日本的
白面,两大强国伺候我一人儿,这福气还小?”唐铁嘴对王
利发说:“您真抬举我,我身上要是带一两银子,我是您孙
子!”王老板说:“您就是我耷拉孙儿,您也得把钱给我还喽!”
王利发对秦二爷说:“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
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您坐下,
我给您沏碗小叶茶去!”、“您怕什么呢?那么多的买卖,您
的小手指头都比我的腰还粗!”...这些舞台上的台词都是现
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给人朗朗上口的感觉。而茶馆中的台词
37
不仅给人印象深刻,生活化、北京化,每个人的台词都很到
位的反映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与各自的身份地位背景都很
好的相符合。王利发的圆滑、委婉:“您甭
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
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买热茶去!”;秦二爷的高傲:“你这
小子,比你爸爸还滑!哼,等着吧,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
二得子的蛮横无理:“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
“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庞四奶奶的
粗鲁骄横:“王掌柜,过来!你去跟那个老婆子说说,说好
了,我送给你一袋子白面!说不好,我砸了你的茶馆!天师,
走!”??这些台词都无一不给人物抹上了又一层浓厚的性格
色彩。
另外,我被茶馆深深吸引的原因还在于它出场人物的丰
富和情节(:北京人话剧观后感)的紧凑。茶馆虽小,主角也
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茶馆老板,但是,它却是一个时代的老北
京甚至是整个旧中国的镜像,从满清政府到军阀割据时期再
到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如狼似虎的国民政府,这半个多世纪的
世事变化都被巧妙、紧实的压缩在了舞台上短短的三幕剧中。
茶馆这个地点就决定了出场人物的复杂多样性,各个阶层的
人物都可以很自然的出现在这个喧闹的地方。但是,演员虽
多,却又有主有次,个个性格鲜明,都或多或少的代表了当
代的一个社会阶层,没有一个是多余的。情节如此的紧凑,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