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班主任经验交流研讨会.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班主任经验交流研讨会.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10/22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班主任经验交流研讨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班主任经验交流研讨会
———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
一、吴俭生班主任发言
素质教育需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学生,所谓的全面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中“体”就是指体育,目前我国小学阶段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顺应这个要求。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对传统课间操进行改革完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体育活动组织方式。相比传统的课间操,大课间体育活动特点更加鲜明,时间更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练习强度更加适宜,这样不仅可以对学习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还有助身心健康成长。
二、唐建民班主任发言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在课间,能够有较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因此,有计划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经历也体会到大课间体育活动这种形式是目前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形式,非常受学生欢迎,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唐海涛班主任发言
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在课间举行,因此对组织性和管理性要求高,一般以集体做操为主,分班活动为辅。因此,设计活动内容时一方面要考虑学校活动场地和时间,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学生的身心需求。总的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1)所有的活动内容都要明确教学目标和目的,符合学生身体锻炼的相关理论依据;(2)大课间的各种活动包括自编操都要以简单易学易记为原则,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3)设计内容要兼顾学生的身心特点,形式尽可能新颖和多样,以吸引学生参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4)所有的练习必须符合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安全性放在第一,以中等强度为主,并注意由静到动,由慢到快,循序渐进;(5)大课间活动中可以有效实现艺术与体育的有效结合,多借用节奏感强、韵律性高的舒缓型音乐作为背景,达到身心调节的目的;(6)还要考虑学校自身的各种客观条件,比如场地、设备等,因地因校制订和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四、吴卫东班主任发言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需要全校师生自上而下、齐心协力地配合完成。从学生层面来说,做操时可以按班级为单位分成几个小组,然后由班级学生干部或活动小组长带领到规定场所,再由体育委员协助体育教师来完成。在游戏和自选活动环节则以学生自愿为主,根据不同情况自由组合,也可以设立负责编操和辅导的小组长。从学校层面来说,大课间体育活动需要校领导的监督、体育教师的指导和班主任的组织,分工明确各方做到尽职尽责。
五、张贻元班主任发言
学校领导应制定轮流值班表到场进行巡视和监督,以便及时掌握活动具体实施情况。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组织学生按时出操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积极参与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去。学校体育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制订好适合本校学生的大课间活动方案和计划。
六、韩忠南班主任发言
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改正、探索、研究,找出一些适应于时代发展、适应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训练手段。积极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树立起“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成长理念。“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需要创新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