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大棚苦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棚苦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doc

上传人:redkcbx064 2017/10/22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棚苦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棚苦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摘要:开展了四氟醚唑、醚菌酯、丙环?醚菌酯、甲基硫菌灵4种药剂防治大棚苦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可有效控制大棚苦瓜白粉病发展,且对苦瓜安全无药害,以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最好,其次是4%四氟醚唑水乳剂1 0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在生产上防治时可交替使用。
关键词:大棚苦瓜;白粉病;防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7)06-0071-03
苦瓜白粉病病菌(Sphaerothdfa fuliginea)属白粉菌目单囊白粉菌属,是为害大棚苦瓜的主要病害之一,棚室湿度大、植株生长茂密或长势衰弱均易发病,导致叶片大多枯黄死亡,引起植株早衰,降低苦瓜的品质和产量,给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1,2]。为了明确攀枝花市瓜农常用几种药剂对大棚苦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中选用高效对路防治药剂提供依据,于2015年6月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啊喇乡进行了4种药剂防治苦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苦瓜品种
蓝山大白苦瓜,本地市场购买。
供试药剂
4%四氟醚唑水乳剂(海利尔药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上药剂均为市售产品。
试验方法
①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安排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啊喇乡官房村一农户大棚中进行。试验田土壤质地为壤土。前茬作物为大葱,本茬苦瓜试验时处于结果盛期,苦瓜白粉病已普遍发生,发生程度中等偏重。
②试验设计试验共设5个处理:①4%四氟醚唑水乳剂1 000倍液;②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③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④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⑤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小区面积18 m2,随机区组排列。
③施药时间及方法于2015年6月3日9:00左右第1次施药,以后每隔7 d用药1次,共施药3次。施药方法:根据已设置的施药浓度,按667 m2喷药液量45 L计算出各小区用药量和对水量,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于苦瓜叶片正反面,喷药以叶片湿润、药液不滴落为度,空白对照区喷等量清水。为减少喷药误差,不同药剂处理区施药前均用清水洗涤喷雾器
3次。
④调查时间及次数于第1次施药前(6月3日)调查病情基数,第1次施药后7 d(6月10日)、第2次施药后7 d(6月17日)、第3次施药后7 d(6月24日)各调查1次防效,整个试验过程共调查4次。
⑤防效调查及统计方法每小区“Z”字形随机选5点,每点定3株,按上、中、下部各取3片叶调查,按9级分级法记载苦瓜的调查总叶片数和各级病叶数,按相关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分级标准及计算公式如下。
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全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全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全叶面积的11%~20%;7级,病斑面积占全叶面积的21%~40%;9级:病斑面积占全叶面积的40%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