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产后风湿症的中医辨治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产后风湿症的中医辨治体会.doc

上传人:小泥巴 2017/10/22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产后风湿症的中医辨治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产后风湿症的中医辨治体会
【摘要】产后风湿症的主要病理基础是产后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瘀血痹阻、情志不畅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临床可以分为气血不足证、风寒湿痹证、瘀血痹阻证、肝气郁结证,但这4种证型很难截然分开,往往相兼出现,临床应灵活辨证。治疗总以扶正祛邪、益气养血为本,兼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疏肝解郁。
【关键词】产后风湿症;产后痹;中医药;治疗体会
产后风湿症又名产后身痛、产后痹、产后关节痛、产后风、血痹等,是发生于妇女产褥期或产后百日内,出现以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为主要特点的一种临床疾病。本病主要表现为四肢关节、肌肉的酸痛麻木重着,同时伴有畏寒怕冷、怕风、乏力、多汗、烦躁、失眠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炎症指标及自身抗体多无异常[1-2]。这种疾病与现代医学的纤维肌痛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很类似。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生理性缺钙、产褥期生理变化、抵抗力降低及感染等因素有关[3]。本病?R床较为多见,若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往往迁延不愈,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丧失劳动能力,部分患者常常精神抑郁,甚至有自杀倾向。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探讨如下。

1 病因病机
产后体虚产后体虚、气血不足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素问》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于产妇产时失血和体力消耗,加上产后哺乳,休息无常,劳倦过度,导致产后气血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营卫失和,在机体处于“百脉空虚,百节开张,血脉流散”的基础上,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筋骨、关节、肌肉失于濡养而发病,不荣而痛。正如《灵枢》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妇科玉尺》曰:“产后真元大损,气血空虚。”《太平圣惠方》曰:“夫产后中风,筋脉四肢拘急者,是气血不足,脏腑俱虚,日月未满起早劳役,动伤脏腑。虚损未复,为风邪所乘,风邪冷气初客于皮肤经络,则令人顽痹不仁,羸乏少气,风气入于筋脉,挟寒则挛急也。”《校注妇人良方》指出:“产后遍身痛者,由气虚百节开张,血流骨节,以致肢体沉重不利,筋脉引急。”可见,产后气血不足是产后风湿症的内在因素及主要病理特点。

另外,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尤其肾气不足,加上产后进一步亏耗,导致筋脉关节失于温养,机体更容易受到风寒湿等邪气侵袭痹阻经络而发病。
产后脾胃虚弱也与本病关系密切。脾主运化,主四肢,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不足,筋脉关节失于濡养,容易出现关节肌肉疼痛。因此,临床常常见到食欲不振的产后患者更容易出现关节肌肉疼痛。
外邪侵袭产后气血不足是产后风湿症的主要发病基础,而外邪侵袭却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风寒湿邪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过早接触凉水,或居住场所阴冷潮湿,或过度使用空调等,风寒湿邪容易侵袭,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关节肌肉出现酸痛、麻木、重着,甚至屈伸不利等。正如《经效产宝》曰:“产后中风,产伤动血气,劳损脏腑,未平复起,早劳动,气虚而风邪气乘之。”风寒湿邪可单独为病,亦可互相兼见。寒湿日久还可郁而化热,而成风湿热痹。
瘀血痹阻瘀血在产后风湿症中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由于产后气血不足,劳倦内伤,导致恶露或胎衣滞留胞宫,不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