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关于公益的经济学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公益的经济学分析.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7/10/2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公益的经济学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公益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人们为什么要进行捐赠?对这一问题,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回答是,人们期望从自己的捐赠行为中获得回报。利润最大化是公司最根本的目标之一。捐赠可能提升公司形象,促进产品销售;捐赠可能改善工作的外部环境,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捐赠与“利润最大化”目标是统一的,是一种“富有远见的自利行为”。
【关键词】捐赠个人捐赠企业捐赠
一、我国捐赠发展的历史
(一)捐赠与我国古代民?g慈善事业
慈善思想及慈善行为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商汤时期,就曾实行过“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的赈恤饥寒措施,这被视为我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滥觞。
(二)捐赠与我国古代官方慈善事业
我国古代官方慈善事业的发展是与古代民本主义思想以及儒家的仁义学说分不开的。一方面,作为与“君”相对立的群体概念,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民”的作用就逐渐为统治阶级所认识。为君者往往采取一些惠民、保民的政策,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孟子提出了“君轻民贵”的口号,对我国古代民本主义思想作了高度概括。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对官方慈善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仁”的概念不仅仅是一项道德要求,更是一个政治范畴,是政治管理的指南和政策确定的原则。

(三)我国捐赠事业的近代转型
清朝后期,民间举办的慈善组织开始向多样化发展,同时在全国各地开始普遍出现。义赈制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捐赠的血缘、地域界限,标志着我国捐赠事业的转型。义赈制度是在19世纪70 年代末“丁戊奇荒”之际应运而生的。为了应对当时华北各省出现的特大饥荒,江浙绅商组织和发动了民间义赈。此次赈灾之后,义赈制度并没有消亡,而是作为江浙绅商经常性的慈善事业保留了下来并继续发展。在清末以及民国时期的多次赈灾活动中,义赈形式进行的捐赠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建国后我国慈善和捐赠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从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两个方面消除了原先存在的慈善事业,实现了国家力量对民间行为的替代。建国以后,新中国逐步确立了国家对经济资源的支配权和控制权,这在客观上消除了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产品价格和工人工资被人为压低,绝大多数民众缺乏慈善捐赠的经济基础;而收入水平的平均化也使得捐赠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必要性。

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和社会对捐赠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捐赠作为传统道德的继承、人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得到政府和社会的一致认同。
二、捐赠的两种类型
(一)个人捐赠的经济学
人们为什么要进行捐赠?对这一问题,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回答是,人们期望从自己的捐赠行为中获得回报。这种回报可以是直接的,例如,捐款兴建一个剧院,自己可以欣赏到更多更好的节目;这种回报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富人捐款用于济贫等社会事业,可以防止社会上某些极端情况的出现,有利于维持现有的社会秩序,从而也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捐赠并不是无私的,而是出于捐赠者的利己动机。
然而,利己主义的捐赠理论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捐赠现象并不能给出有力的解释:例如,当别的国家发生自然灾害时,人们也会为异国他乡的灾民捐赠,这种情况很难解释为维护捐赠者自身的利益;又如,环境保护主义者为了保护某种自己一辈子都不会见到的濒危物种而进行捐赠,也不大可能出于利己的目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