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威姆.德沃伊.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威姆.德沃伊.doc

上传人:dt83088549 2017/10/2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威姆.德沃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受?者:威姆•德沃伊
采?人:《世界艺术》杂志社徐亮(以下简称World Art)
采?地点:北京798 YI HOUSE
采?时间:2011年5月16日

在北京做“养猪专业户”

World Art:很高兴在北京看到您在麦勒画廊举办的展览。记得上次是在08年,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上见到您的作品。这次您带来又是新的作品?
威姆:我在中国做展览,一般不愿和西方的画廊合作。我喜欢那种本土化的,譬如第一次是在新北京画廊,一个土生土长的,我喜欢这种感觉。然而此次选择与麦勒画廊合作,是因为麦勒画廊在中国的时间比较长,跟中国当代艺术、艺术圈里有很广泛的关系;它也代表了很多像艾未未这样的中国重要的当代艺术家。
这次展览跟上一次“新北京”的展览相比,更加商业化。上一次展出的是活的猪,是根本不可能卖出去的作品;这一次展出的是已经熟成的镶在画框上的猪皮,所以这是完全跟一个专业画廊进行的一次商业合作。从我心里感受上谈,以前对艺术市场没有信心,而这一次是以出售作品而展览,觉得自己是个更具“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

World Art:您是哪一年到的北京?
威姆:我第一次来北京是04年。但是来晚了,早在02年长征空间的负责人卢杰在纽约的新美术馆看到我的作品后,邀请我来中国举办展览,我觉得不可思议。接着后来声杰拿着我提供的原始资料,做了印刷品在中国展出了。这一次经历大致综合了我后来在中国将近十年的的经历。比如策展人对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在创作、在理解,相当于越俎代庖。其次还有知识产权的问题,这在中国不是特别重视。但我不是很在意,因为没有人在几年前会以同样衡量美国的标准来衡量中国,中国就是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明白的。这好比就是中国的西部牛仔岁月。若是在美国我的同行们就电话通知律师了。
World Art:您正式来北京做“养猪专业户”是什么时间?
威姆:其实我当时来北京的第一个想法不是养猪,而是我的那个造粪机。因为那时我刚刚开始那个系列,我想为什么不在中国造一台呢。然而后来我意识到做造粪机在逻辑上不是很强,我想在中国,做一些中国人喜欢的实用的,符合逻辑的,毕竟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后来就决定养猪了,其实那是在做系列作品的空间。

World Art:那么在猪身上纹东西,以前在比利时就开始了吗?
威姆:是在比利时开始做的,97年我在安特卫普一个开放的空间展出了第一头纹身的猪。我觉得这个项目很成功,在视觉上很有美感,很有震撼力,又很幽默、诙谐,正因那些图案有几百年的历史,同时又很传统。就一般人对纹身的选择而言,都是对自我的一个认知,抑或作为自己的信仰,梦想。我在此基础加上视觉的震撼,所以我很喜欢这个项目。在中国我选择的媒材都是很草根很常见的东西,比如猪、铁锹、轮胎。这些东西都是很民主的,跟人们没有距离。就像过去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一样,创造很多幸福的农民。
World Art:说到这里,中国的历史发展到现在,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和您对艺术的认识是有哪些区别?我感觉您的创作多面性,涉猎题材和内容很广泛。这一方面其实体现了您对艺术的认知,和您生活的经历,环境决定的。您受教育的经历,或者学****艺术的经历,这个道路是怎么来的
?
威姆:在六七十年代的欧洲,人们觉得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