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急诊室急救药品的改进管理方法及使用体会
摘要:为提高急救药品的管理质量,针对以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差错事故,赢得了抢救时间,也减少了药品浪费。
关键词:急救药品;管理方法;体会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41-02
急诊室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第一线,是保证急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首要场所,因此急诊室的抢救药品及器材是否随时保持良好的应急状态,是否方便使用,工作人员是否知道抢救药品的位置、数量、性能及使用方法,对抢救患者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
1 急救药品管理的老方法
在急诊抢救室只配备抢救车,急救药品按照国家及医院规定种类设置,并将药品分类全部放入抢救车内的药袋中,在药袋外贴药品名称标签,抢救药品全为针剂,种类15种,每支药品为5支。药品的剂量、批号、有效期只有药品的安瓿上有标识,每天护士接班时要每一支清点,看每支的标识。这样反复接触摩擦容易导致针剂原有的标识模糊或完全擦掉,导致针剂不能使用,只能废弃,造成药品的浪费。另外,大部分针剂的有效期或到期标识印在包装盒上,针剂上只标明生产日期,而抢救车的针剂散装存放,且同种药品生产厂的有效期不同,使护士不能明确药品的有效期,而抢救车同种药品在补充过程中常出现不同生产批号及有效期的药品混放因此在抢救中很难按生产日期的先后顺序使用易造成药品的过期,同时也容易造成紧急抢救时看不清而用错药。
2 改进后的管理方法
根据医学的发展及我科平时抢救病人的情况,在抢救车内原有药品的基础上增加药品的种类,另外增设急救药品柜,柜内除备有抢救车内的同样的药品种类和数量外,加大了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备用量至15支,便于急救用药。还增加了胺碘酮、氯解磷定、甲基强的松龙、纳洛酮等各5支,共15种药品的配备。除针剂外还配备了几种常用的急救口服药各一瓶,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阿司匹林。从而使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达到20种,共100支;急救药品柜内有药品40种,共250支。除抢救车和急救药品柜外,还配备了三个急救药箱,便于院前急救和在抢救室以外抢救病人时的紧急使用,从而满足了急诊急救时的使用所需。
,使其一目了然。
将所有的药品种类按顺序编号,全部放在原包装盒内,并保留药品使用说明书。将药品的名称、规格及编号打印成醒目的标签,贴在包装盒的侧面,包装盒的外面用透明胶布保护,使其经久耐用。不再使用抢救车内的药品袋,而是将药盒按编号顺序,标签向上或向外,整齐的摆放在抢救车和抢救柜内,使药品的种类和剂型一目了然,交接班或使用时只需打开药盒即可,避免了因反复取放药品而使标签模糊或脱落。在急救车和抢救柜内分别配备清单和摆放示意图,所有急救药品和物品按统一规定规范放置。配备的急救物品名称、数目与《急救物品请单相符。急救物品及药品抢救用后及时补充,急救车和抢救柜分别设有交接班登记薄,实行班班交接并签全名,必须使急救药品齐备完好率达100%。
为了使药品能够有效的使用,尽量减少药品的过期和失效,保证急救药品的安全使用,我们建立了急救药品的有效期管理登记簿,对急救药品的有效期进行动态管理。将抢救柜、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