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早产儿的观察和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的病情观察、临床护理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方法:收集收治80例早产儿,通过对其观察处理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对生命体征的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时发现异常并给予及时处理,给予适当的腹部抚触。结果:8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通过医护质量的提高,降低了早产儿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暂停护理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sup】[1]【/sup】,是指胎龄在37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sup】[2]【/sup】,由于早产儿呼吸中枢神经发育不成熟引起呼吸暂停,若不及时处理,患儿若长时间缺氧缺血,可引起大脑损伤,大量脑细胞的死亡,造成永久性或不可逆转性的功能障碍,影响成活后的生活质量。为此,我们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3月收治80例早产儿,其中,住院时间最长15天,最短1周。通过对早产儿出现问题的诊断和治疗对策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80例早产儿中,剖宫产儿40例,占50%;顺产儿40例,占50%。胎龄:30~36周,体重1400~2500g,身长40~47cm。
病情观察及处理方法:
⑴给予物理刺激:增加传入神经冲动,呼吸暂停发作时首先用触觉刺激,如弹拍足底、托背、摇动肩胸部等(如有颅内出血的患儿禁止采用此法)。
⑵防止诱发因素:保持中性环境温度,避免寒冷刺激面部,因头部散热较快,可给戴上绒帽,吸氧时均需加温、湿化,避免刺激咽喉,注意体位,一般给予右侧卧位,勿屈颈或过伸头颈部。
⑶供氧:反复发作有低氧血症倾向者可用低浓度吸氧(~1L/分),一般吸入氧浓度≤25%,因早产儿易发生氧中毒,故以维持PaO【sub】2【/sub】 50~70mmHg和TcSO【sub】2【/sub】 85%~92%为宜。吸氧时间也不易过长,否则会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导致视力障碍。
⑷气囊加压通气:上述处理无效,发作严重,对频繁发作的呼吸暂停可使用CPAP治疗,压力为3~
4cmH【sub】2【/sub】O,氧浓度为21%~40%,如仍无效,需经管内插管,用呼吸器做机械通气治疗。
⑸药物治疗:若呼吸暂停反复发作,应遵医嘱给予兴奋呼吸中枢药物。
结果
80例经过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
讨论
呼吸道护理:在护理过程中,首要做呼吸道护理,切实做到呼吸道畅通,在护理时将患儿头部放在中线位置,肩下和颈部垫上小软枕,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减少上呼吸道梗阻。
预防感染:早产儿抵抗力低,免疫力差,护理人员要认识到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性,在每项护理操作时做到无菌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履行职责,做好物品的消毒和人员的隔离工作,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