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一生物教案
高一上册
姓名
时间:
年
1 / 112 日月
开学伊始,我和高一生物组的同事们一起对新教材进行了全面的研读,并结合新课标的教学大纲,仔细地研究教材内容的编写体制,探讨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安排。我们一起制定了统一备课的原则,由各个老师分别负责相关章节内容的研究,教案的编写,然后大家在一起研讨,共同商讨教案的编写工作。确定了如何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然后各位老师再结合本班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增或删的讲解。我们尽量让每一同学能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并能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力求达成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的中心内容是“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高中生物学所有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材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涉及了较多的初中生物学知识,但由于时间相隔较长且这部
分知识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应用较少,所以遗忘较多,因此,本节教学除完成知识上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举例说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并能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之外,还应实现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并为后面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学习作一定的铺垫。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7、8年级时学习了两年的生物学知识,对“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有一定的认识,但初中阶段没有从整体上进行要求,且已经间隔了一年的时间,所以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遗忘较多。另外,高一年级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初级中学,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习惯老师了解都很少。
教学方法:
基于课标、教材和学生情况,拟采用图片法、事例法、分析推理法、问题法进行教学,并在教学时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二是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
2 / 112
看待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三是列举的事例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能力目标:
1、能阅读图片、文字信息,能用语言表达文字图表信息。
2、能用归纳思维进行信息整理。
3、用发散思维进行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2、了解收集资料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
1、生命离不开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实施的程序:
一、讨论分析引入
问题探讨:
1、视频: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场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为什么人们对非典型性肺炎这么恐惧呢?这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而这一切都是由SARS病毒造成的。
2、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等等。
3、提问:
3 / 112
(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谈谈你所了解的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
(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
4、总结: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
5、提问:
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
注: 设计意图:1、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观察图片,并根据已有的社会经验回答。考查学生初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从社会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病毒的生活和繁殖离不开活细胞这一基本事实。
2、由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转入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二、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资料和图例分析:
1、实例1
提问:
(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还有哪些生物体的结构与草履虫相似?
(2)、这些单细胞生物还能够完成哪些生命活动?
总结:
单细胞生物能进行生长、运动、分裂、应激等生命活动,所有单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