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谏太宗十思疏魏 征.ppt

格式:ppt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谏太宗十思疏魏 征.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5/4/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谏太宗十思疏魏 征.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文体
疏:疏条理,分条陈述的意思,后作为一种文体,专指臣下向君主陈述意见的奏疏;
表: :古代臣下给皇帝奏章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疏重在说理,表重在陈情.
谏:规过劝善,一般用于下对上。
诤臣
良史
魏文贞
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孤贫,有大志,留意纵横之术。隋大业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常召人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迁秘书监、门下省侍中,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魏征在文化事业上也颇有贡献,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贞观十一年(637)上《十思疏》,告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在十方面行为不及初期谨慎,太宗书于屏风之上,这类文章,虽用偶句,但词旨剀切,气势雄骏,无典故堆砌之病,已表现出由骈入散的倾向。
写作背景
《谏太宗十思疏》写于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初年,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发扬了节约、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使唐王朝一度呈现繁荣昌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明显地流露出骄傲自满的情绪。与此同时,巡狩四方,修造宫室的事也多起来。
这时候,魏征上了这封《谏太宗十思疏》,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需要掌握的字词
(1)固:培土加固。根本:树的根。(2)德义:德政与信义。
(3)明哲:明智的圣人。
(4)景命:大命。
(5)殷忧:大忧。
(6)克:能够。
(7)董:督责。
(8)苟免:苟且免罪。怀仁:怀念仁德。
(9)高危:居高位的危险。谦冲:谦虚。自牧:自己调养。
(10)盘游:游乐盘桓,此指打猎。
(11)敬终:终了时仍不忘恭敬。
(12)谬赏:错误的赏赐。
成语积累
居安思危择善而从
知足常乐水能载舟
善始善终骨肉分离
恃才傲物根深蒂固
文武兼备海纳百川
古今异义词语
1、必固其根本树根
2 、凡百元首帝王
3、则纵情以傲物放纵情感
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之为,把它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