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茶友心中的佛茶.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茶友心中的佛茶.doc

上传人:好好用的文档 2017/10/24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茶友心中的佛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茶友心中的佛茶
茶与佛门有着叙述不尽的渊源,当历史行进千年,我们这个时代,这些对世人来说带着神秘感的佛门中的茶,它还会有一样的故事与滋味吗?一边是丰厚的历史与人文,一边是现代商业社会的繁杂与裂变,透过佛茶特具的安宁与清香,我们能体味到什么?
时下一些新闻报道称,佛茶已经拍卖出越来越高的价格。我们无意去评判这样的一件事情的好坏,因为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它各自的原因。但对于我们来说。佛茶也好,非佛茶也好,如果具足了清净心而非名利心,就是好茶,并一定能品尝到其中的真味。
来自四川、杭州、武夷山的茶友,以他们自身的经历,叙述各自心中的佛茶。通过寻访佛茶的踪迹,让我们记住这些地方,记住这些茶,不管我们是不是有缘喝到佛茶,重要的是理解茶的本质,多一份安静与祥和。
“普陀山茶:慈悲之味”寻访茶友:佛见笑
自1994年起,我曾三次赴普陀山。2004年春,在普陀第一丛林“普济禅寺”品佛茶,并聆听全山方丈戒忍法师讲经。返程前,得当地友人相助,喜获雨前珍品普陀佛茶二两。抵沪后,连夜品试,竟觉通体清爽,妙至空灵境界。拍案叫绝之余,叹为“清心第一茶”。

2006年季春,我不仅在普陀山法雨寺一品佛茶,还在佛顶山茶园邂逅了一位陆姓阿婆,并觅得其自采自制的三款佛顶云雾茶。茶缘之佳,令人欣喜。
普陀佛茶青翠香洁,以梅福庵灵佑洞清泉水瀹之,相得益彰。初道滑润蕴玉,进而味醇宜人;二道圆融,滋味清馥,茶香浓郁;三道渐觉齿颊含芬,香清韵足,回甘绵长,“小周天”间,如入莲界妙境。
“九华山茶:品质奇佳”寻访茶友:大茶
2003年仲春,我第一次赴九华山。在神光岭头月身宝殿住持圣富法师处,首次见识九华佛茶,并惊羡于佛茶之清芬袭人。
次年孟春,青阳友人寄赠黄石溪毛峰和九华佛茶,品试,叶如雀舌,根株颀硕,茎条修长,开汤时雾气结顶,香味醇雅持久,品后“圆润祥和”,舌本留香。心仪之余,遂二上九华山,并觅得佛茶近十种。在位极九华山八百寺院中地势最高之古刹――天台禅寺,还承蒙住持宏学法师垂青,得以一品地藏云雾茶。
2005年季春,我第三次登临九华山。在观音峰通往天台正顶的山道上,我向宏学法师探询九华茶事,可得到的答复是:现时僧侣已不参与种茶、制茶了。
“峨眉山茶:大行遍处”寻访茶友:尹墨怀
来峨眉最宜在春夏之交,天气夜凉昼暖。此时整个寺院被白气蒸腾,万物似乎都在梦境之中,似幻非幻,似真非真。在此品茶,有一种遁出红尘的感觉。
清晨入“离垢园”,放眼,屋脊上、地面,到处渺无尘埃,先自六根清净了。峨眉山万年寺“白水池”畔。是李白当年《听蜀僧浚弹琴》遗址处。时常会有一些神情恬然、安静的人,静坐在那里,泡杯佛茶,一坐半日。用峨眉山神水池中的水泡茶。是上上之选。
在峨眉山最能体味茶禅意境处,是在峨眉金顶。金顶之上,能看见罕见的“佛光”和“圣灯”。古寺金顶,烹雪煮茶,苦寒清逸。
“天心永乐禅寺:大红袍祖庭”寻觅茶友:陈勇光邵长泉
在天心寺,每一年开始采茶,都要举行盛大的祭茶法会,祈求天下苍生平安吉祥。我们曾在今年的5月来到天心寺,那时春茶正在采制。
从大红袍景区用不到五分钟的车程,就可以到达天心永乐禅寺。在禅房外面,书写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禅寺在一堆刻满游客名字的竹林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竹本无心,虚名何用?
天心永乐禅寺的释道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