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西盟《佤部落》.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盟《佤部落》.doc

上传人:好用文档 2017/10/24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盟《佤部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盟《佤部落》
佤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佤族是一个纯朴、热情、奔放的民族,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格,再加上阿佤人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的血性,手能舞蹈、足能舞蹈、连头发也能舞蹈。
佤族甩发舞在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独树一帜。佤族甩发舞的佤语是“搞西尾嘿”,是广泛流传于佤族姑娘中的自娱性舞蹈之一,它以佤族姑娘们乌黑的长发飞舞而名扬四海。剽悍与温柔,刚健与飘逸融为一体,这正是佤族甩发舞独具魅力之处。从佤族甩发舞的舞蹈动作和服饰中,你可以感悟到山地民族火一?拥男愿瘢?感悟到佤族姑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佤族人常说一句话“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佤族的甩发舞如同一本活的历史画卷,向人们诉说着这个热情奔放的民族的积极生活态度,体现他们对生命的敬仰。
大型佤族原生态歌舞《佤部落》,是根据著名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神话传说、农事节祭、民风民俗等内容精心创作的剧目,由《从司岗里走来》、《佤山韵》、《佤山魂》、《佤山美》、《佤山情》和《阿佤人民唱新歌》六个部分组成,生动地再现了阿佤人从原始社会走来,满怀对自然、对神灵的敬畏、期盼和崇拜,在佤山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生产生活状态,集中展现出阿佤文化古老神秘、阿佤歌舞粗犷豪迈、阿佤人民热情奔放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为世人揭开了阿佤山和佤文化的神秘面纱。佤族汉子的《刀舞》、《木鼓舞》,展现佤族人祭祀的《剽牛祭祀舞》及佤族姑娘的《甩发舞》等精彩片段接连上演,舂米、摔跤、篝火等佤族人日常生活情节穿插其中。最后以一曲观众耳熟能详的《阿佤人民唱新歌》为演出划上了精彩句号。

“司岗”,在佤语里是“石洞”的意思。传说远古的时候,天地鸿蒙未开,人类与万物生灵封存在古老的“司岗”里,是灵性的小米雀啄开“司岗”,人类与万物生灵从此走出斯岗里,在西盟佤山这片神奇的热土上繁衍生息,《佤部落》的“史诗”由此开始。
《佤山韵》,用古老的佤族木鼓,欢快的佤族舞蹈展示了阿佤山的神韵。阿佤山,一个遥远神秘的地方,它位于祖国的西南边疆,横断山系最南端。在那里,葱郁的树木覆盖着黝黑的大地,河流奔腾滋润万物生长,云海苍茫流动着亘古的灵光。阿佤山,是诗是画,缤纷悦目,意韵深长……

《佤山魂》,再现了佤族儿女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耕耘收获,载歌载舞,幸福生活的场景。自然与人文相辉映,野性和浪漫相交融,秘境佤山是传奇、是歌谣、是人神共居的家园。每一次日升日落都是一场盛典,最初的生命因此被惊醒;每一次风起云涌都是一场洗礼,世间万物的命脉因此而搏动;每一次虔诚的祭祀都是对天地的感恩,人与自然的血脉因此而庄严畅通……
欢快的佤族歌舞,使观众们沉浸在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让人领略在彩云之南那端,有一个被誉为“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的人间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