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doc

格式:doc   大小:233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doc

上传人:yzhluyin9 2017/10/24 文件大小:2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第一章导论
学****要点:
公共事业的内涵与特征
公共事业管理界定
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关系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一)公共事业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
公共事业与公共需要、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密不可分,同时,由于当代中国的公共事业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问题不断增长和变化所促成的传统事业内涵和范围的扩大和公共性的凸显或公众公共性的觉醒而形成的,因而它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
(二)分析和认识公共事业的逻辑起点
相当程度上,特定的公共需要、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是分析和认识公共事业的逻辑点
(三)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基本内涵
它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2、基本特征:
公共性:从活动目标、权力来源、涉及对象来看。
非营利性:公平与效率
规模性:规模效应
(四)公共事业产品性质分析
1、社会总产品的分类
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俱乐部产品和纯私人产品
2 .公共产品的内涵和特征
公共产品的概念:
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是指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
——(Paul A. Samueson)
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
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1)非排他性
非排他性是与排他性相对应相对应的。
排他性是指排斥他人消费的可能性,即如你在使用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用,或当你能完全拥有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拥有。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也称为消费上的非排斥性,是指一个人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其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
——非排他性还有一层含义,是指虽然在技术上可以排斥他人消费,但这样做是不经济的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与其劳务产品属性相关,但根本原因是由于其收益的外溢性,即它具有外部收益。
——由于非排他性使一个产品既不能被个人所排斥,也不能被个人所拒绝,具有极大的外部收益,是一种人人都有权使用、人人都获益的产品,因此,公共产品不适合由个人和家庭或者企业经营,而只能政府或其他非政府的公共组织经营和管理。
(2)非竞争性
消费上的竞争性,有两层含义:
——一是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这里说的边际成本,是指培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
——二是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即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中,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其原因是公共产品的消费具有可分割性,即它可以分割成很多单元,每个单元的消费者消费的仅仅是其中的某一单元,不是消费整个产品,因而它不会同其他消费者的利益相冲突。
思考:为什么公共产品的生产费用需要用税收的方式强制地进行分摊?而且,公共产品只能由非营利机构来经营管理?
——成本的分担
——效率远高于私人产品
——“免费搭车”
3、准公共产品的内涵和特点
基本内涵:准公共产品理论总体上属于公共产品理论范畴,而所谓准公共产品,是只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特点: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不充分性、外部性。
准公共产品的分类:
一是非排他性有非竞争性不充分的,如教育。
二是有非竞争性且非排他性不充分的,如道路。
三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都不充分的,如文化、艺术、医疗、体育等。
4、公共事业产品的基本性质
事业产品是一个由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组成的混合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1)属于纯公共产品性质的事业产品:主要有气象、基础科学研究、农业技术和推广、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等。
(2)属于准公共产品的事业产品:公共事业的产品大部分属于准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动植物检疫、出版、广播、影视以及基础设施等。
总之,公共事业产品总体上是介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中间产品,即准公共产品,是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广阔地带。总体上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和基本特点,以及各类公共事业产品的公共性纯度,即具体表现为外部性的大小的不同,决定了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时,必须对不同的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给予不同的财政供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