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摘要:该文通过对地方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的阐述,指出质量控制是水利工程合格的必要保证,对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实行“三不放过”的原则。“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加强水利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对切实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意义重大。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146-02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一般规模不大、结构简单、关键的技术问题少,施工难度不大,因此质量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质量是中小型水利工程的生命线,但往往由于规划设计滞后,前期规划工作质量不高;工程量小,单价低,地方矛盾多;质量控制体制不完善,评价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质量意识薄弱,第一线的施工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不高、流动性较大等因素,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有的甚至出现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等严重后果,这些问题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带来很大的困难。随着
“十二五”规划的到来,大兴水利已成为国家保民生促发展的关键工作,尤其是中小河流治理、饮水安全、节水灌溉等一大批服务于“三农”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发展迅速。因此,严格质量控制既是一项技术任务又是一项政治任务,要把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相结合,通过质量评价促进质量控制高效、全面和深入地实施,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使中小型水利工程按质保量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
对于中小型水利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人的因素”对施工质量等级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对人的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
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为保证工程施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创优质工程,施工企业应该按照GB/T19001-2000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建立国际标准化的质量体系,运用ISO9001标准的质量体系要素约束和规范企业的行为,强化质量管理。在推广ISO9001标准的同时,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一套综合的质量管理机构,严格执行“三检制”,以保证工程质量,创优质工程,从而达到缩短建设工期,降低物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施工企业在内部还应做好三检制,即互检、内部自检与交接检,而且需要写好各工序交接卡,报工地专职质检员终检,终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如不合格必须进行整改乃至返工处理,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以此做到层层把关,层层预防,确保工程质量。在控制质量方面,要以预防、巡视为主的管理质量办法取代简单的事后检查,进而转变为控制与提高的全面质量管理方式,达到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即先确定目标,后制定计划再去完成施工。
2 制定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工程质量,工程施工需要在科学而先进的技术措施控制下的工艺流程中进行。工程项目质量是技术实施的结果,而质量管理技术是质量控制的保证,具体的质量保证措施如图1所示。
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制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的质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