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检验工作中的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影响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检验科人员由于工作性质,常常面临血源性传播疾病、化学试剂及放射元素的危害,因此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加强有关职业暴露方面的认识和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来避免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的种类
一、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害
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污染的器械等刺伤皮肤或经皮肤及黏膜损伤或徒手接触患者标本等途径感染传染性疾病,它包括艾滋病(HIV)、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梅毒等多种疾病,其中发病率较高的是HBV、HCV、AIDS。
1、乙型肝炎
没有经过HBV疫苗注射者,若被含有HBV病毒的针头刺伤或割伤一次,其感染几率为6%-30%。。
2、丙型肝炎
检验人员在工作中有可能感染HCV,%-10%。
%的HCV感染者为经常接触患者血液标本的护士和检验人员。
3、艾滋病(AIDS)
研究证明,艾滋病病毒在各种体液中的浓度存在很大差别,按病毒浓度从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血液>精液>脑脊液>阴道-宫颈分泌物>尿液>粪便>唾液。
HIV传播的有效性
血液传播(>95%)>母婴垂直传播(15~50%)>性接触传播(~1%)。
现有研究分析表明,医务人员皮肤粘膜意外暴露接触HIV阳性血液、体液或HIV污染性材料、器具等情况下感染的可能性很低,~%。
以下几方面将增加感染暴露的危险性:器械上有明显的血迹;器械直接接触患者的静脉或动脉血管;伤口较深;无保护接触患者血液时间较长;晚期患者或患者病毒较高。有权威人士认为浸入性医疗操作确实有暴露HIV的危险性,从事HIV/%,低于国外报道的35%。
至1997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毒,其中实验室技术人员19人(其中16人是临床检验人员)。
二、化学试剂的危害
1、酸、碱气体
对人的呼吸系统和眼有强烈刺激性,大量吸入会引起呼吸麻痹。
2、有毒的化学物质
:高浓度或反复接触能引起肝、肾损害、血液病和遗传的损害。
:为较高毒性的物质,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长期吸入或接触可能导致过敏、白血病、鼻咽癌、喉癌等多种严重疾病。
3、化学消毒剂
对皮肤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或吸入含有较高浓度的戊二醛、84消毒液、或含氯空气、二甲苯可引起结膜炎、皮炎、头昏、头痛、胸闷、咽喉干痒、中毒、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
除此之外,还包括紫外线的危害、放射性元素的危害、仪器的噪音对身体的危害等。
职业暴露的途径
1、锐利器损伤
2、非锐利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