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提纲.pdf

格式:pdf   大小:3,966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提纲.pdf

上传人:1557281760 2017/10/25 文件大小:3.8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提纲.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世界地理复****提纲
分析区域地理方面:
自然(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自然带、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农业、工业、人口城市)
区域图:轮廓图、经纬线图、地形剖面图、海陆分布图
重点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 30、40;北纬 50、60
重点经线:0、10°E、20°E、30°E、40°E、50°E、60°E、90°E、120°E、120°
W、90°W、80°W、60°W
重点海峡运河:直布罗陀、马六甲、霍尔木兹、苏伊士、巴拿马
海域:红、黑、白、北、南、东、里、地中、阿拉伯、墨西哥、波罗的

1、东亚(70°E-140°E,20°N-50°N)
[读图识记](相对位置自南向北、自东向西);
原、蒙古高原;
⑴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⑵地形、河流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
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
台湾岛等)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东部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丘陵,平
原狭小,河流短促。
⑶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
与多雨期一致)。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 800mm
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
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
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
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主要分布于我国西
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
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
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
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
茶叶的产地。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
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
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
岸人口集中。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北部的朝鲜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南部韩
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蒙古的畜牧业占
重要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国是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
家。

[读图识记]、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30°N~
45°N);、富士山;、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
阪、神户、福山、北九州。
⑴自然地理特征
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
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
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
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东京第三大港。
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
撞,形成岛弧(日本群岛、琉球群岛成因),阻挡地震波使我国沿海少海啸。
⑥温带海洋性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
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日本东南海岸夏季多雨,西北海岸冬季多雪。原因:日本位于东亚季风区,夏
季受东南季风影响东南太平洋海岸为迎风坡;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日本
海海岸为迎风坡
烟威地区冬季大暴雪的原因是:冬季西北风经渤海上吹来,带来丰富的水汽,
到烟威地区登陆,地势提升,多降雪。
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
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火山给生命财产,生产生活带来灾害,但也有优点:
1 硫磺矿 2 观光旅游疗养 3 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