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概.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概.doc

上传人:yzhluyin9 2017/10/25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概.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计算机的概况
学****目的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学****内容: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分类
课时:2课时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发展史
了解各阶段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元件
教学方式:
课堂讲解、举例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
你们觉得电脑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有什么功能呢?用它的可以做些什么呢?
计算机的概念: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在其内部存储的指令控制下运行的电子设备。它可以接收数据(称为输入),依据指定的规则处理数据(简称处理),生成结果(称为输出),并将结果存储起来以备后用(称为存储)。所以也可以说,计算机是一种可以接受输入、处理数据、生成输出并能够存储数据的电子装置。命名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简称 ENIAC。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第一台计算机产生的背景:
二战期间,美国军方为了解决计算大量军用数据的难题,成立了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奇利和埃克特领导的研究小组,总工程师埃克特眼、时年仅24岁。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经过三年紧张的工作,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终于在1946年2月4日问世。
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一些数据:
,宽1米,占地面积170平方米,30个操作台,约相当于10间普通房间的大小,重达30吨,耗电量150千瓦,造价48万美元。它包含了17 468个真空管、7 200个二极管、70 000个电阻器、10 000个电容器、1 500个继电器、6 000多个开关,每秒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是继电器计算机的1 000倍、手工计算的20万倍。
计算机的发展史:
(1)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6年)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电子元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低、成本高;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在这个时期,没有系统软件,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计算机只能在少数尖端领域中得到运用,一般用于科学、军事和财务等方面的计算。
(2)第二代计算机(1957年~1964年)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采用晶体管制造。国外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生存期大约是1957~1964年。其软件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等。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7年制成,运算速度为每秒五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0年)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是集成电路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在几平方毫米的硅片上集成数百个电子元件,主存储器逐渐由半导体代替磁芯,存储容量可达几兆字节,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几千万次、上亿次,体积小、耗电少。在软件方面,程序语言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操作系统和会话式语言。
(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从1971年至今的计算机都属于第四代计算机,使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计算机的主要逻辑部件。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使计算机进一步向小型化方向发展,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价格越来越低,可靠性越来越高,继而产生现在应用非常广泛的个人计算机(
PC)。

(1)超导计算机
超导计算机是利用超导体制造电子元器件的计算机。
(2)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是基于量子效应基础上开发的,利用一种链状分子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