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2012-2013学年春季学期)
论文题目:钙片中钙含量的测定
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
任课教师: 张春荣
班级: 环境121班
学号: 1203070108
姓名: 王紫琪
钙片中钙含量的测定
 
钙离子是维持机体细胞功能正常的非常重要的离子,它对于维持细胞膜两侧的生物电位、正常的神经传导、正常的肌肉伸缩与舒张以及神经-肌肉传导,还有一些激素的作用机制均有重要作用
对于心血管系统,钙离子通过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进入胞内,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主要是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加快传导的作用。因此,细胞外钙离子浓度高则会升高血压,使心收缩力加强,每博输出量增大,因而血压也会相应增高。重要的抗高血压药物有一种便是钙离子拮抗剂,它使得钙离子通过细胞膜上的钙通道的数量减少,使得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降低,血压下降。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还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的病因均与钙离子关系密切。
钙离子对于骨骼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青年时,这主要受激素(降钙素、甲状旁腺素等)的调节。老年人骨骼钙易流失,因此骨骼变脆,变得容易骨折。
:
[1].我国钙日标准推荐量:6个月以下的婴儿为400mg;6个月~3岁为600mg;3~11岁为800mg;11~13岁为1000mg;13~16岁为1200mg;
[2].据全均每人每天摄入钙为406mg;儿童、幼儿钙摄入量为平均每天322mg,低于全均钙摄入量,仅为国家推荐量的40%。
(1)新生儿的体重和身高增长速度较快,需要补钙。2-3岁的宝宝户外活动时间少,饮食还不够丰富,对钙的吸收就会缺乏,此阶段因缺钙而发生佝偻病或佝偻病症状的可能性特别高,因此也需要服用补钙产品。
(2)女性缺钙从30岁开始,到了40岁以后,每年丧失骨质约1%;在更年期后,骨质丧失进一步加重,导致骨质疏松。目前我均每日钙摄入量仅为国家钙日推荐量的50%(我国钙日推荐量孕妇早期为1000mg、晚期及乳母为1500mg)。女性在妊娠期,摄取的钙除满足自身代谢所需还要通过胎盘供给胎儿生长发育。哺乳期则满足自身需要外还要通过母乳供给婴儿。
(3)缺钙是造成老年人变矮、或者掉牙的直接原因之一。缺钙则引起骨质疏松、老年人椎骨及椎间盘组织逐步退化,椎骨出现骨质疏松,而椎间盘则失去弹性、受压而变薄,体重的压力使椎骨上下受压而变扁,身高变矮,出现驼背。同时,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骨质减少,小颌骨及下颌骨骨质疏松,使牙槽窝变浅变大,导致牙齿松动,以至脱落。老年人由于骨中的钙质疏松,因此很容易骨折。
[1].补钙必须要加维生素D
[2].不要服用含磷钙剂
磷的摄入量过多,就会结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钙排出体外。必然导致钙的流失。
[3].镁影响钙的吸收
镁过量不仅能够影响钙的吸收利用,还会引起运动机能障碍。
[4].食物少盐,有利钙的吸收
钠摄入量高时,人体就会减少对钙的吸收。
[5].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影响钙的吸收
像菠菜、竹笋、苋菜、毛豆、茭白、洋葱等食物中含草酸或植酸过多,不仅食品本身所含钙不易被吸收,而且还会影响钙剂的吸收。
[6].钙与奶制品不可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