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0年西湖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技术方案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极易引起暴发流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的重要措施之一。为加速消除麻疹工作进程,卫生部决定2010年9月在全国范围统一开展一次对8月龄—4周岁儿童的强化免疫,以最大限度提高人群免疫力,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为做好我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根据江西省卫生厅《2010年江西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和《2010江西省麻疹疫苗强化活动技术方案》要求,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区为单位,目标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95%,分年龄组强化免疫接种率≥95%。
二、实施范围、对象及时间
(一)实施范围、对象
全区范围内8月龄—4岁(2005年10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无论既往麻疹免疫史及患病史如何,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的儿童,均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
(二)实施时间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现场接种时间统一为2010年9月11日~20日,查漏补种时间为9月21日-25日。
三、技术措施
(一)人员培训
8月下旬,我区完成对辖区镇、乡、村级参加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人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强化免疫的目的、意义;强化免疫对象、时间、指标;组织实施;宣传动员方法;目标儿童摸底登记方法、要求和评估; 疫苗及相关物资的分发和储存运输;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证和接种技术;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各种表格的填写和上报;督导、评价与总结等。
(二)社会动员和宣传
全区要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特别是协调财政、教育、公安、计生、民委等部门,营造良好的接种实施氛围。
9月1日开始,辖区各街道(镇)相继启动宣传活动,持续至活动结束。
宣传动员的对象包括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目标儿童的监护人或家长、卫生工作者、相关部门关键人物、幼儿园教师、有影响力的学会、社团、当地宗教领袖、村干部等。
要充分利用开启动会、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热线电话、标语口号、宣传画、宣传册、宣传栏、宣传车、社区通知等多种渠道,采用当地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文字、语言,大力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专题宣传,使儿童家长及时获取科学准确的信息,提高公众对强化免疫的理性认识和主动参与意识,主动带孩子接种麻疹疫苗。
(三)摸底登记
掌握目标儿童人数,提前摸底登记所有应种儿童,可以保证高接种率,同时起到面对面沟通宣传作用。
9月1-7日为摸底登记时间。
1、摸底工作人员组成
(1)城市摸底调查人员由街道、居委会人员、社区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和地段医疗保健机构防保科医生组成。
(2)农村摸底调查人员由乡村干部、村民委员会及其他成员和乡村医生组成。
(3)托幼机构的摸底调查工作由学校组织班主任老师完成。
2、摸底登记方法
(1)入户摸底:农村和社区散居目标儿童由摸底登记人员挨家逐户的拉网式摸底调查。
①将目标人群分自然村(居委会或街道、小区、楼群)、分年龄组登记在《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表1),填写编号、家长姓名、儿童姓名、出生日期、现住址(联系电话)、居住状态等信息。
②同时给家长发放家长告知书(通知单附件1),告知接种时间和地点、签名和接种时携带预防接种证等事项。
(2)幼儿园摸底:在托幼机构目标儿童由学校教师分年级、班级单独造册。
①登记在《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摸底与接种情况登记表》(表1),填写编号、家长姓名、儿童姓名、出生日期、现住址(联系电话)、居住状态等信息。
②遵循属地化管理原则,交所属村(或街、乡)负责接种的医生。
③同时由教师将家长告知书(通知单附件1)统一发放给学生,请交家长签署。
④告知接种时间和地点,及接种时携带接种证。
3、摸底登记注意事项
(1)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城乡结合部、城镇等流动人口较多地区以及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儿童的登记,对发现的未建卡7岁以下儿童和常规免疫接种的儿童,应给予补建卡、证,并纳入常规免疫管理。
(2)完成摸底调查后,我区对摸底登记结果进行核查、汇总,初步填写《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应种与实际接种情况汇总统计表》(表2)的应种部分,并根据应种儿童数、接种点数,计算出各接种点每日可接种儿童数,以天为单位制定出详细接种实施时间表,报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区级督导人员要对摸底调查质量进行评估,对未达要求的地区进行补漏或重新开展摸底登记工作。
(四)接种方式
为保证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质量和较高的接种率,接种方式以预防接种门诊定点接种为主,对于在规定接种时间内未到接种点接种的儿童,要进行再通知、再动员,尽量让应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