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新生儿破伤风18例现状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生儿破伤风18例现状分析.doc

上传人:qvuv398013 2017/10/2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生儿破伤风18例现状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生儿破伤风18例现状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致新生儿破伤风的影响因素,为新生儿破伤风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8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均有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刺激后出现肌肉强直性痉挛、角弓反张为主的典型表现。新生儿接生方法不科学,断脐使用器具原始:竹片、瓦片、家用剪刀。结论必须加强孕产期保健,积极宣传推广孕产妇住院分娩,科学方法接生是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宣传推广科学方法接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109-01
新生儿破伤风患儿近几年在儿科仍是常见的疾病之一,来诊的家庭又因经济原因,不能维持有效药物治疗的费用,给临床治疗用药带来较大困难,为此,本文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破伤风18例患儿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对象 18例患儿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男14例,女4例。发病年龄~15天3例,~10天4例,~8天8例,~6天1例,~5天2例。
断脐器械家用剪刀15例,竹片1例,瓦片1例,新法接生1例
胎次第一胎4例,第二胎8例,第三胎4例,第五胎2例。
破伤风诊断标准[1]:(1)有明确的新生儿接生方法不科学,使用器械消毒不严。(2)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2 结果
临床表现所有患儿表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刺激后出现肌肉强直性痉挛,角弓反张,脐红肿,脐部脓性分泌物。体温升高14例,其中5例表现高热或超高热。肺炎2例,黄疸6例,心肌损伤5例。
住院天数 1天11例,2天3例,4天1例,6天1例,7天1例,17天1例
治疗过程和转归患儿均使用破伤风抗毒素脐部周围注射,青霉素、甲硝唑抗菌,地西泮或苯巴比妥钠止痉、镇静,加强脐部护理,鼻饲按时给奶和用药。心肌损伤者加用果糖营养心肌。
18例患儿经治疗会吸母乳2例,死亡2例,14例家长签字放弃治疗,要求出院。
3 讨论
临床诊断新生儿破伤风大多不难。通过病史询问出生时脐带处理不科学,体格检查有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肌肉强直性痉挛等典型表现即可确诊。新生儿破伤风的潜伏期为4―7日,俗称“四六风”或“七日风”[2]。本病死亡率高,预后差[3]。破伤风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杆菌,可产生毒性较强的外毒素,即痉挛毒素,对神经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一旦结合牢固就不能被抗毒素中和。
本组资料显示:18例患儿断脐方式方法中,新法接生1例,%,15例选用家用剪刀,%,另2例,分别使用竹片和瓦片断脐。由于断脐的器械未经科学、规范、有序的消毒,致使新生儿脐带伤口染菌而发病,这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