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 】是由【小y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
《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
附篇
四、武夷采茶山歌
武夷茶工生活至为困苦,茶季开头,工作日以继夜未稍休息,茶青最盛之日,茶工一日工作每连达二十四小时,工作二十小时者。全茶季少有例外。工作既苦,饮食又欠丰裕,笔者曾参与三年茶季之实际工作,茶工生活之苦,深为体会,每感彼等过非人之生活,甚为不平。茶工在工作中所受之痛楚,常由彼等所唱山歌表达出来。武夷山歌不下百余首,每一茶工,均能信口唱出数十首,间多数与制茶无关,为男茶工自编欺凌女茶工者,多俗而淫荡缺乏收集。间亦有不少与制茶有关者。此等茶工,自晨曦初启,即须上山采茶,翻山越岭,登崖入谷,工作之际每以山歌和应,尤以深夜工作,精神与肉体至为疲乏时,信口哼唱山头,无异于彼等以兴奋剂。山歌为民间文学之一种,就不以与采茶有关,亦极有收集之价值。笔者因言语相通,收集工作较为便利,就百余首之山歌中选出十五首与采茶有关者,附载于后。
一、想起崇安无走头(一),半夜三更爬山楼(二),
三捆稻草打官铺(三),一枝杉树做枕头(四)。
此首系描写茶工睡的痛楚,武夷在崇安城南十五里,故未提武夷,仅述崇安,(一)“无走头”即没有去的价值的地方,(二)茶工每工作至深夜始可上半阁休息片刻,(三)“官铺”即铺于楼板上统铺之称,每铺睡八人。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
二、想起崇安真可怜,半碗卤菜半碗盐(一),
茶树脚兜赚饭吃,灯火脚兜赚工钱(二)。
(一)包头对待茶工甚为尖酸,每日三餐,饭菜仅赋予一碗卤菜,茶工因菜量过少,每添盐下饭,抗战后因盐运输困难,此句已改为“半碗卤菜没有盐”。(二)茶工日以继夜工作,所谓灯火脚兜即夜半燃灯炒茶于灯火之旁。
三、清明过了谷雨边(一),想起崇安真可怜,
日日站在茶树边,三夜没有两夜眠。
(一)“谷雨”后武夷茶季即将开头,茶工多属江西上饶籍,均须于谷雨后三数日来崇工作。
四、清明过了谷雨边,打起包袱走福建(一),想起福建真可怜,半碗卤菜半碗盐,有朝一日回江西,吃碗青菜赛过年(二)。
(一)福建系江西籍茶工对制茶地崇安之称,(二)此句意即平素民间过年无不丰珍美味,如回江西吃碗青菜,比武夷制茶期间所吃的来得有滋味,比过年时的山珍海味来得好,在茶季膳食之苦可以想见。
五、采茶不多盘腿坐(一),那敢拿旗打大锣(二),头等工钱我不要,(三)看你包头奈我何。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4—
(一)武夷采茶茶工工资系以采茶数量多少,包头每出其茶工意外予以过量,经几次过量后再平均评定等级给价,此句意即采茶即无多索性不采,坐在茶园休息。(二)采茶工除以采茶多少给工资,采量最少之茶工除取最少之工钱外,且须于包头过量之日采最少者,应一手执红旗一手打锣回厂,以示防备(请阅第五章第四节)。(三)采茶工工钱分等级采茶不多者头等工资当无梦想。
六、采茶要采瓜子高(一),低了头来弯了腰,好好丑丑采几把,头等工钱是你要。
(一)茶青贵在嫩采,所谓瓜子高即茶青中较小较嫩者。
七、采茶挚友莫心焦,卷腰曲背莫性燥,好好丑丑采几把,头等工钱妹包稍(一)。
(一)拿了头等工钱的茶工,甚为荣誉,易得女茶工之爱好。
八、高山作屋花门楼(一),生个儿子做包头(二),掩鼻掩眼来做青(三),
装聋作哑来看焙(四),跳手跳足带山舅(五),扎手扎足做饭头(六)。
(一)制茶厂多建于山上,多建庙宇式,花门楼即雕刻有花纹之楼房。(二)茶工甚看重包头,每一茶工多梦想彼能做包头,此句即识技术较差之做青师傅。(四)茶揉捻后即须入焙房焙之,揉茶工将茶由一小窗送交焙师傅,务必叫喊,焙房内须应声接下,此句即讥焙师傅有意与揉茶工作对,有时不予接茶,阻力揉茶工作,(五)揉茶工每日须由一带山茶师率领上山,由带山师傅指定茶园,始可采摘,故带山茶师每日务必登山越岭繁忙不休。(六)“饭头”即全厂之伙夫,工作最忙最苦,每日时须扎手扎足,形容其繁忙终日,无稍休息。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4—
九、烧火师傅烧大火(一),炒青师傅要磨锅(二),揉茶师傅快快揉,
看焙师傅来开火(三),簸茶师傅快快簸,簸到黄片没一个(四)。
(一)炒茶时炒锅须烧大火,使锅变红,始可炒茶。(二)未炒之前,锅刚烧热之时,即须用小蛋石磨锅,以免茶精沾于锅中,影响茶叶品质之劣变。(三)茶揉捻后即入焙房焙之,掌理焙茶师傅即须调理焙火之炎弱。开火即将焙窟中之炭火翻开,使火旺盛。(四)黄片即老茶叶,无法揉捻之茶叶,做茶时均须拣尽黄片,使制茶纯粹美观。
十、一头包袱一头伞,打扮情哥走崇安,采了头春下了山(一),有钱无钱妹热爱。
(一)岩茶多仅采首春茶,下山即制茶终止,将茶运下武夷山交与茶莊。
十一、武夷山上茶厂多,那个茶厂不唱歌,包头说我好高兴,眼睛爱困无奈何!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6—
十二、走厂不走包头厂(一),包头老板无磋商,三餐要吃无菜饭,肚子饿成灯笼样。
(一)武夷茶厂分有“包头厂”与“东家厂”,包头厂由于岩主包工制茶,力求开支节省,故茶工饭食较差。东家厂因岩厂己有,包头即为岩主,对待茶工较好。
十三、采了头春下了山,打个山歌好散班(一),今年几个搭得好,明年调拢作一班,
(一)茶工由江西上饶各地招之而来,茶季终止分发工资遣散。
十四、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躬(一),年轻躬了靠双手,老来躬了昔竹筒(二)。
(一)昔时包头因茶价高,工资收入甚丰,故不惜花费,在山溺于饮赌,一年辛苦所得每花于一时,故岩土包头多数为躬,(二)“昔竹筒”,即做乞丐背竹筒要饭意。
十五、窝在江西觅食,不往崇安采茶,三餐硬饭难吃,高山峻岭难爬。
五十八两大称(一),二分工钱难拿(二),欲问此是何厂,就是傅月生家(三)。
此首为一茶工所作,原不是山歌,但因描写茶工痛楚至为迫真,后面诵于武夷茶工间,故集之。
(一)五十八两称系厂主剥削采茶工所用不合法定之伪衡器,意即五十八两作为一斤计给工价。资方之剥削劳动者实可骇人。(二)昔时工贱时,每采茶青一斤,仅给工钱二分,每一采茶工勤劳终日尚不得温饱,(三)“傅月生”系崇安桐木关茶区一大财主,茶山最多,对茶工最尖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