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护士在工作中受到的针刺伤害及防护
XX医院对1075名临床护士调查结果
针刺伤有866人,%
%的人是被污染的针头所刺伤
操作后整理用物特别是在处理使用过的针头时的刺伤率高达40%
%
注射后回套针帽率高达57%
%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报告:
美均每年发生约80万起意外针刺伤害和其它尖锐器械造成的伤害。
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中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爱滋病病毒,其中护士24人,由皮肤刺伤造成的感染48人,%
我国是乙肝高发国,乙肝感染率高60%,爱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我国护理人员也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
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护士注射任务繁重
缺乏职业防护教育
缺乏防护措施
防护意识淡薄
与护士的工作态度、技术熟练过程有关
护士的不安全操作行为
针刺伤与护士特定的工作行为有关
工作行为与医疗器材及个人习惯有关
防护工作势在必行
美国《关于接触血源传播病原体职业安全
健康标准》实施后,美国针刺伤害事件从
1996年的100万件/年,下降到了2000年
。
分级控制预防意外针刺伤
减少使用带有针头的器械,减少注射操作如无针的静脉注射方法,应尽量使用口服药物代替注射治疗
器械技术改进如新器械中的注射器、静脉穿刺针、采血针等都设计成钝头的、或有护套的、或使用后针头可立即回缩的等等。
通过行政管理手段进行有效的预防: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停止使用可回收针头
使用尖锐器械专门存放盒
医院管理层在职业伤害的预防方面责任:
向员工发放劳动保护品
支持并参与职业安全计划
监控上报职业伤害事件
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医疗器械。
使用安全器械建立伤害档案
研究发现,使用没有安全装置的注射器或其他医疗锐器所造成损伤的几率比医务人员小心造成损伤的几率大得多
根据CDC统计显示,安全装置可避免62%~88%的锐器损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