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概念探析.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概念探析.doc

上传人:sdhdjhty 2015/4/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概念探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概念探析
内容摘要: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在他们合著的《垄断资本》中,明确界定了经济剩余这一关键概念,并对经济剩余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而剩余价值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二者具有辩证统一关系。经济剩余是剩余价值的基础,剩余价值不同于经济剩余,它是经济剩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探析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概念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
关键词:经济剩余剩余价值垄断资本
经济剩余
“经济剩余”这一概念由美国当代激进派经济学家保罗·巴兰在《成长的政治经济学》(1957年)中最早提出。他把经济剩余分为实际经济剩余和潜在经济剩余。他认为,社会现有的物质产出和社会现有的消费之间的差额就是实际经济剩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储蓄或积累;而在现有的自然环境和科技条件下,社会可能的产出和可能的消费之间的差额称为潜在的经济剩余。此后,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在他们合著的《垄断资本》中,给经济剩余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即“一个社会所生产的产品与生产它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在该著作中,他们还详细阐述了经济剩余理论—经济剩余的产生和吸收理论。该理论成为他们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理论,同时,该理论也成为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指导理论。
“经济剩余”的要素包括“全部财产收入(利润、利息、地租等),买卖过程中的浪费,某些其它广告费用,金融与法律服务部门从业人员的报酬,以及由政府吸收的剩余”。巴兰和斯威齐认为,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成本日益降低意味着利润边际的不断扩大,而利润边际的不断扩大又意味着利润总额不仅在绝对数上而且在所占国民总产值的份额上增长,即存在着“剩余增长趋势规律”,他们还声称,这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因此,他们主张用“剩余增长趋势规律”代替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实际上,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剩余增长趋势规律”与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即p`=m/c+v(p`表示利润率;m表示利润,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内容,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c表示不变资本;v表示可变资本。也就是说c+v=全部预付资本)。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竞争日益激烈,“不变资本”的增长就快于“可变资本”的增长,必然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因而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平均利润率就会趋于下降,即m的增长速度低于c的增长速度,就会出现:“剩余增长趋势规律”和“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其中利润率下降,但利润还是上升的,即“剩余增长”。
因此,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剩余增长趋势规律”与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并不相矛盾,它们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同一种趋势的两个不同方面,即他们是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规律。保罗
·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剩余增长趋势规律”的结果就是,“经济剩余”的总量会越来越多,而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提供更多的“消费和投资”出路,因而就会使“剩余吸收”困难问题日益凸显,致使资本积累停滞。这样一来,垄断资本主义将会出现经济危机,从而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