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当你成为中产.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当你成为中产.doc

上传人:dt83088549 2017/10/27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当你成为中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当你成为中产
尽管民众、官方和学者对“中产阶级”的界定很不相同,但这个群体的出现看来是公认的。不仅如此,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现状,让“中产”不再单纯是一个收入的概念,而被赋予了政治的、文化的、道德等多重涵义。一个流行的理论是,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中产阶级越庞大,社会就越稳定。因为中产阶级渴望保持稳定,不希望激进的变革。
然而,这个被认为拥有强大力量和光明未来的阶层,却正在经受着难以言说的困惑和疼痛。计划经济下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滞后,前几代人的贫困并没有给这一代人留下多少可继承的资源。与此同时,由于教育、医疗、住房等刚性支出较快增长,部分中产阶层抗御风险能力变弱,出现不同程度向下流动的苗头。
在四川,一个年收入近10万元,并拥有两套房产的中产家庭,却因妻子患病而几乎耗掉全部财产,戏剧性地回到了生活的起点。这类故事的不断上演,不仅折射出中国中产阶层的脆弱,也意味着中国目前尚缺乏中产阶层发展壮大的政策土壤。
变化向两端隆起,中段丰满不再。大前研一看到的日本经验,会是其他社会的预言吗?


理性维权之惑

不可否认,部分中产生活优渥,甚至即将步入极少数富裕阶层的行列,但是多数中产的情形并不乐观,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光是一处房产就够他们忙活的了。在这里,新生的中产阶层遇到的障碍一个是市场经济不完善,一个是公民社会先天不足。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居民没有私人财产,也没有业主,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业主维权现象。从1998年中国城市宣告结束实物分房时代开始,房地产行业就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国人对转型期社会中的信心不足,对货币负利率的无奈,对股票、期货投资市场的寒心,导致购买房屋成为释放风险和消除内心压力最为有效的选择。
看房买房的时候,消费者被奉为“上帝”,然而在房地产领域,购房者还没能尝到做“上帝”的滋味:广告欺诈,合同陷阱,认购设套,物业宾主不分……面对实力雄厚的开发商,购房者孱弱无助、势单力薄。

而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育很不成熟。眼下在这个领域里大行其道的往往不是诚信、不是法律,而是开发商和少数特权者的合谋。在城市,政府垄断住宅用地供应,政府又只向房地产开发商供应土地,市民不能获得土地自己直接建造房屋。于是,在城市,先有开发商,再有房子,然后才有业主。业主是由开发商创造出来的。在开发商交付房屋之前,根本没有业主。这些成为业主维权的先天劣势。
隐瞒规划、挪用物业维修基金、侵占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的收益、物业收费不合理,这样一些导致维权出现的常见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的冲突,但十有八九,它们最终会演变成为社会问题,甚至会导致流血冲突;目前以开发商为对象的维权行动尽管轰轰烈烈,但也多以失败告终。为什么?
面对不断涌起的社区维权运动,发展商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几乎还没有准备好如何面对由于互联网的发达而组织起来的年轻业主,就已经被各种自发半自发的维权运动搞得身心疲惫。于是,暴力成了老板们最后的一个撒手锏,他们以自己的想当然,认为这样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威慑作用,从而阻止维权运动的继续向前发展。
在业主方面,他们的组织化行动还缺乏法律和公权力的保护。我国保护住房消费者权益的政策法规体系极不健全,目前尚处于草创时期,用于解决开发商与业主纠纷的所谓法律法规,主要还是一些地方政府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