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政府需“放手”农产品价格上涨.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政府需“放手”农产品价格上涨.doc

上传人:好好用的文档 2017/10/27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政府需“放手”农产品价格上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政府需“放手”农产品价格上涨

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当下政府高度重视、民众普遍关注、社会极其敏感的重要民生话题。对农产品价格上涨采取抑制政策、进而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是政府通常的政策取向,但是用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来审视这一政策在今天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这一政策有加以调整的必要。

价格上涨的惠农效应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困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中央近几年来为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兼顾市场物价的平稳,主要在减轻农民负担上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如逐步取消农业税,大幅减少农村摊派费用,对种粮直接补贴等等。客观地讲,近年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是靠一系列的减负政策,而不是主要来自农产品的销售,农民种粮本身的收入增长十分有限。
然而,减负只是治标措施,难以形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机制。事实上,未来对农民减负的空间已经很小。

现在,农民收入仍然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不能不说与农产品的价格偏低有一定关系。近10年来,农产品价格增长系数与公务员及城镇职工收入的增长系数相差数倍,而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农产品与二、三产业的产品价格剪刀差仍呈拉大趋势。此外农民的实物劳动生产率很低,从事农业劳动的平均收入与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的平均收融入相差很大。这实际上是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农产品价格上涨进行适度引导,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政策杠杆。
农产品价格上涨,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扩大内需市场,促进二、三产业发展;而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又可以增加就业岗位,使更多的农民转岗离开土地,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以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公共财政的供给能力。
农产品价格上涨又会使农产品的生产有较好的比较效益,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化的投资。而农业生产的农场化经营,应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方向。


价格上涨的民生保障

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导致物价指数的提高,这是一直在强调的。但也应当看到,在一段时期内,农产品价格稳定持续增长,对城市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生活基本没有影响,受其影响较大的只是城市低收入居民和低保家庭。
从我国公共财政实际状况来看,现在完全有条件通过公共财政对低收入家庭实施补贴,来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民生问题。关键是需要形成这样一个机制:公共财政收入增长部分的较大份额应用于补贴低收入家庭,其中个人所得税应全部用于这方面的开支,同时个人所得税应从严征收。这是国际通行的调节高低收入差距的最有效的手段。另外还要逐步提高城镇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并健全有关法律,依法加强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力度。

全球背景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