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向着和平解决
江泽民主席说,很高兴我是第一位访问印度的中国国家元首。1996年11月28日~30日,江泽民主席访问印度。江主席在同夏尔马总统交谈中,为中印关系提出重要的定位,就是中国和印度互不构成威胁,两国的共同点大于分歧。江主席访印期间,双方签署了《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这一协定被印度政府和舆论称为“不战宣言”。这是《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纪实》一书中第十五节《“是伙伴,不是对手”――中印关系新定位》中的描述。
“印地―秦尼帕伊帕伊”(印中人民是兄弟)。1950年,中印建交。印度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尼赫鲁总理访华,两共处五项原则。这一时期形成了中印友好合作的热潮,前面提到的这句口号在两国深入人心。据当时担任译员的印度外交官白春晖回忆,1954年10月26日毛主席在最后一次会见尼赫鲁
(尼赫鲁此次访华期间,毛主席先后四次会见了他)后,一直将他送到车旁。在握手时,毛主席忽然吟出诗人屈原的两句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这说明毛主席对结识尼赫鲁这位“新相知”是非常高兴的。1959年,中印边境发生流血事件,中国被迫于1962年进行自卫反击战。边界问题成为中印关系的主要症结之一。
中印边界全长2000公里,分为东、中、西三段,历史上从未正式划定,但按照双方行政管辖所及范围形成一条受到两国人民尊重的传统习惯线。它的东段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沿着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沿着喀喇昆仑山脉。
中印边界问题,究其根源,是英国殖民主义制造出来的。1914年3月24日~25日,出席西姆拉会议的英国政府代表(英印殖民政府外务大臣)亨利•麦克马洪背着中国中央政府的代表,通过胁迫利诱等手段,在会外同西藏地方当局的代表用秘密换文的方式,画出了一条所谓“印藏边界”,即“麦克马洪线”,企图把大约九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英属印度。历届中国中央政府都从未承认过这条线,因此它是非法的、无效的。
1947年独立后的印度,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
,而且有所延伸。
中国前驻尼泊尔、越南和希腊大使杨公素,在《1953年,我参加中印关系的有关谈判》(见《世界知识》2002年第19期)一文中写道:“1953年,我任中央人民政府西藏代表的外事帮办。10月末,我奉命回北京参加我国和印度关于外国在西藏不能享有特权等问题的谈判。”在此期间,噶厦(原西藏地方政府)交出两份图,其中一份是所谓的“印藏边界图”。“这张图大小不到一平方米,是一幅地形图,但既无等高线,也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只有一条西起不丹与我国西藏交界处、东至中缅尖高山交界处的红线。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原图。当我问及是否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