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当韦尔奇走进比尔·盖茨家.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当韦尔奇走进比尔·盖茨家.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7/10/28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当韦尔奇走进比尔·盖茨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当韦尔奇走进比尔·盖茨家


上期杂志我的《"上了轨道的***"》一文刊出后,有些朋友打来电话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先补充如下:
一、所谓"中国物质资本的累积快,而社会资本的累积慢",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实都有体现。微观企业,重扩张而不重管理,重增长而不重发展,重规模而不重效益,重有形产品而不重无形资产,重资金而不重知识,重硬件而不重软件,大概都属于这一类问题;宏观社会,改革常滞后于开放的进程。有朋友指出:"中国开放的勇气现在很大,像加入WTO,可谓下了巨大的决心。但体制改革呢,往往是走两步停一停甚至再退一步,虎头蛇尾,备受阻挠。某区机构改革,分流干部的同时,赶快多开了几条街道,分流出的干部又去当书记、主任矣,因人设事,实在不如不改。"改革与开放的不对称,不少领域均可找到例证。
二、有朋友则认为"一边快一边慢"是正常的,改革应渐进行事,不可能一下子全都到位。海外学人余英时
198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演讲中曾指出,"中国近代一部思想史就是一个激进化的过程,最后一定要激进化到最高峰","文革"就是这样。中国不少思想者****惯于打倒什么,超越什么,提前进入什么,"文革"时古今中外一切存在过的秩序都成为诅咒对象。余氏认为,文化不仅是"除旧开新",而且也是"推陈出新"或"温故知新"。创新、激进与保守,均不容偏废。不能走极端。前苏联搞"休克疗法",尝试"一夜之间解决问题",结果却很不理想。普京担任代总统后曾讲,俄罗斯的GDP增长率就算每年达到8%,连续保持15年,也赶不上欧洲最穷的葡萄牙的生活水平。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也说:"ThetestforPutiniseconomy。"(普京面临的检验是经济)近期已有些西方主流报刊撰写文章,赞中国改革方式而贬前苏联模式。
三、有人认为,***确是中国当今之大问题,但有些情况还应区别对待。改革开放之初,中央鼓励的是"闯",打破旧的模式和****俗,强调"破"字。在"闯"与"破"中,出现了许多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这批人如按既有的"框框"衡量,肯定会"擦边越界"。现在,他们中很多人风云不再,中箭落马,有些问题应视为冲破旧体制的被迫的代价(如为了提高效率行贿官员),不应与那些权力寻租者同日而语。一会儿说是"改革举措",一会儿说是
"作奸犯科",对他们来讲并不公平。



社会变革的步子是快点好,慢点好,急点好,缓点好,各人当然有各人的见地。上海复旦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姜义华先生即明确反对余英时的观点,认为中国的"保守主义"不是太弱而是太强了,这正是中国百年改革不断受阻的真正原因。
余先生与姜先生的交锋曾是思想界的一个热点,我于史学涉猎不多,不敢妄加评论。但倘若将这一争论移植到企业发展理论上,即是说,企业发展是不断变革重要,还是稳健守成重要,我倒有一点感触,愿意和大家分享。
今年1月下旬,《南风窗》"与成功有约"论坛移师昆明,邀请的主讲嘉宾中有通用电器(GE)中国有限公司北方区及华中区总经理程嘉树。论坛上,程先生讲了这么一段故事。如所周知,GE总裁杰克?韦尔奇被誉为"世界第一总裁",在企业界享有非凡的威望。1981年他就任总裁时,GE正值鼎盛时期,是所谓"没有毛病的机器"。但韦尔奇以高度的洞察力发现,GE百年不衰的传统产业正处在大变动大危机的前夜,面临着全球高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于是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