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有滋有味60年.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有滋有味60年.doc

上传人:好用文档 2017/10/28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有滋有味60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滋有味60年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吃是百姓生活最基本的问题,是天大的事情。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百姓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再到现在甚至是“不知吃啥”,饮食文化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一粒米里看世界,两根箸间话国情。从老百姓日益丰盛的“菜篮子”里,从普通家庭的餐桌上,我们看到了60年来百姓生活的变迁。


“从无到有”的苦乐年华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过连年战乱和列强侵略,国民经济临近崩溃的边缘,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产量极低。在这一情况下,国家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实行供给制,以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但随之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又把人们推向了饥饿的深渊。上世纪60年代初期,市民孙先生在济南读大学,每天只供应3两粮。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顿饱饭成了那时候最奢侈的梦想。
今年75岁的宋秀文老人,老家在即墨牛齐埠,从小学起就搬到了青岛的亲戚家
,从此在市区定居。记得在老家的时候,顿顿都是咸菜、杂面馒头,家里人口多,粮食紧张的时候,根本吃不饱。改革开放初,宋秀文在城里的生活过得挺不错,每月定量的粮票供应让在食品厂工作的她每顿都能吃得上白馒头。宋秀文此时再回到那个小村庄看望父母,当她跟亲人们坐在炕头吃饭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老家小饭桌上有了不小的变化。宋秀文问父母,怎么不吃饼子了?现在大伙儿都吃得饱吗?父亲很朴实地说:“邓小平上台,一年以后吃饽饽。”农村粮食供给也充足了,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再也不会出现了。
当然,无论城里乡下,足够吃是一回事儿,吃什么又是另一回事了。那个时代的符号非常相似: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饭菜是相似的;每家房间置办的家具是相似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人们都希望有丰富的蔬菜和副食品供应。然而,食品种类非常单一,“有什么就得吃什么”,白菜、萝卜和土豆是最常见的蔬菜,鸡蛋要用粮票换。由于当时肉类受国家控制供应,城市里不卖肉,但是农村不受控制,所以出现了赶集。好多城市居民都去李村集买需要的肉类、蛋类。谈及往事,不少“过来人”都笑着说,自己还去过农户家里“换鸡蛋”呢。
物资匮乏的票证岁月里,青岛却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海产品是不用“票”买的。想吃蛤蜊、海蛎子、鲜鱼,那不算“口粮”,但是,想买到却也不易,大家很早就排着长队等,往往排了半天队,好不容易轮到了,却卖完了,后面排着的就只有失望而归。

上世纪80年代初,刚参加工作的张修发与妻子准备结婚,需要操办一场“婚宴”。那时候的饭店大都是国营的,饭菜也不像现在的“规模”。老张记得最有名的是“青岛饭店”早上的包子和甜沫、“春和楼”的饺子以及自家附近一家小饭店里8分钱的汤面……在饭店置办“婚宴”?――让谁都不敢想。这顿饭理所当然是在家吃。那时候没有冰箱,先是托“关系”买冷冻肉,再是找亲戚朋友一起凑菜票,准备各色蔬菜,最后,当然少不了备酒。白酒是最经典的“青岛栈桥”,红酒是“青岛葡萄酒”,啤酒便是散装的、延续至今的“青岛啤酒”,能有这么一桌“体面”的婚宴,在当时已属不易。亲朋好友来家里,跟邻居借来桌子椅子,热热闹闹一整天。
1993年,国家正式放开粮食销售,一夜之间,曾经与老百姓饭桌息息相关的粮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粮票比钱还有用”的那段票证时代正式画上了句号。沿用了
38年的粮票宣布取消,全国居民购买粮食不再需要定额分配的票证。这一最具计划经济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