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8
文档名称:

常用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ppt

格式:ppt   大小:3,089KB   页数:1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常用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ppt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7/10/29 文件大小:3.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常用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药学概论 中篇中药学基本知识 第十一章 常用中药 (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
温里药
含义:
温,温暖脏腑,祛散里寒;里,里寒证。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之温里药(又叫祛寒药)。
脾胃受寒
里寒证外寒内侵肺寒痰饮
肝经受寒
脾胃虚寒
肾阳虚
阳虚则寒心肾阳虚
亡阳证:四肢厥冷,
脉微欲绝
二、药性
:辛、温热
:主入脾胃经,
次入心肾经。
:主沉降
:部分药物有毒
三、功用
温里祛寒:治里寒证
(脾胃)-脾胃虚寒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白)
(肾)-肾阳虚证(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
(肺)-肺虚寒(痰鸣咳喘、痰白清稀、舌淡苔白。)
(肝)-肝经受寒(少腹冷痛,寒疝腹痛或厥阴头痛。)
(心)-心肾阳虚(心悸怔忡,肢体浮肿小便不利)
-亡阳证(四肢厥冷、汗出神疲、脉微欲绝。)
四、配伍
,配发散风寒药;
,配行气活血药;
,配健脾燥湿、化湿药;
,配温补脾肾药;
,配大补元气药。
五、使用注意
,易助火伤阴,实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忌用或慎用;
,不可误投;

本类药物所含的生物碱及挥发油是其主要的有效部位。寒证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中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慢性疾病及休克的症候群相似。慢性疾病多与器官功能的衰退及免疫功能的低下有关。
温里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镇静、镇痛、健胃、驱风、抗血栓形成、抗溃疡、抗腹泻、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缺氧、扩张血管等作用,部分药物还有强心、抗休克、抗惊厥、调节胃肠运动、促进胆汁分泌等作用。本类药物主要用治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支气管炎、疝气、休克等。
六、现代研究认为
附子
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多年生草本,茎是直立,块根倒圆锥形,母根周围常有数个附子,叶片通常3全裂,侧生裂片2深裂,萼片蓝紫色,上萼片盔状,花瓣有长爪。
母根:川乌,祛风湿、散寒、止痛。
侧根:附子,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消肿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