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乐理钢琴的基础知识 】是由【世界末末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乐理钢琴的基础知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乐理钢琴的基础知识
乐理钢琴的根底学问
一、.根本音级
在乐音体系中,具有独立名称的7个音级叫做根本音级。这7个音级表就是现在钢琴上白色琴键所发出的声音。
根本音级的名称有音名和唱明两种标记方法,每个音级的音名是用字母来标记的。唱名则利用读音来表示。((关于)音名和唱名的关系,我们将在后面的调式与调性的局部详细讲解。)以C大调为例:C大调根本音级的音名从低到高分别标记为:C、D、E、F、G、A、B与其对应的唱名则是do、re、mi、fa、sol、la、si 七个读音。
在乐音体系中7个根本音级的标记(音名和唱名)是循环使用的。即C、D、E、F、G、A、B之后又回到c、d、e、f、g、a、b或do、re、mi、fa、so l、la、si之后还是do、re、mi、fa、sol、la、si……如此循环往复。
但是,每一个循环中的音级是音高不同的,也就是说,虽然音名(或唱名)一样但音高是不一样的。在标记音名时时采纳大写、小写,或者是在大写字母后参加下标、小写字母后参加上标的方法加以区分。如:C、a、a1(后面的数字“1”应为上标形式)、B3(数字“3”应为下标形式)。其中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的关系叫做“八度”。
二、变化音级
在七个根本音级中,除了E和F(C调唱名为mi和fa)、B和C(C调唱名为si和do)之外,(其他)的两个相邻的音级之间还可以得到一个音,也是人耳可以明显辨别出来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在C音和D音之间还可以得到一个音高既不同于C又不同于D的音,也就是说这 个音要比C音高但是又比D音低。我们可以认为这个音是上升C音或者说是降低D音得来的。这种上升或降低根本音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变化音级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黑色琴键所发出的声音。变化音级的标记方法是在根本音级的前面参加#(升号)或b(降号)。如C音和D音之间的音,我们可以说它是上升C音而得来的,这样就把它标记为#C(读做“升C”),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它是降低了D音而得来的,因此也可以把它标记为bD(读作“降D”)。
由此可见,#C和bD实际上是一个一样的音,只不过标记方法不同罢了。这种标记方法不同、实际音高一样的音叫做“等音”。
三、音的分组
前面我们讲过,在乐音体系中七个根本音的名称是循环重复使用的。因此就会产生很多音名一样而音高不同的音,为了加以区分,我们将音列分为很多个“组”。
最中心的一组叫做“小字1组”,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f1……(字母后的数字应为上标形式,下同)比小字1组高的音组依次命名为“小字2组”、“小字3组”、“小字4 组”、“小字5组”,其中,小字2组的标记方法是——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其他各组的标记方法依此类推。
比小字1组低的音组依次命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1组”、“大字2组”
小字组的音用不加数字上标的小写字母来标记,如c、d、e、f、g、a 、b;
大字组的音用不加数字下标的大写字母来标记,如C、D、E、F、G、A 、B;
“大字1组”和“大字2组”的音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下标来表示:如F1、G1、B2、A2……
同名变化音级的标记方法只要在根本音级的前边加上#(升号)或b(降号)即可,如#A1、#e、#f2、bA、bg3……
下面以钢琴为例,介绍一下儿音的分组(只列出根本音级的分组)—— 在钢琴上,从笙蛴(由低到高)根本音级(白键)的分组依次为:
大字2组:A2、B2
大字1组:C1、D1、E1、F1、G1、A1、B1
大字组:C、D、E、F、G、A、B
小字组:c、d、e、f、g、a、b
小字1组:c1、d1、e1、f1、g1、a1、b1
小字2组:c2、d2、e2、f2、g2、a2、b2
小字3组:c3、d3、e3、f3、g3、a3、b3
小字4组:c4、d4、e4、f4、g4、a4、b4
小字5组:c5、
五线谱利用很多条相互平行的横线,和音符、休止符来纪录音乐。不同外形的音符和休止符标明白每个音的时值(声音持续时间的长短),这些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打算了声音的凹凸。
五线谱的根本谱面有五条平行的横线,相邻两条线之间的空余局部称作“间”,五线谱就是用这些线和间来纪录音乐的。在五线谱上,这五条线和四个间是由下至上计算的,即最下面的线称作第一线,它上面的一条叫做其次线……其余依此类推,始终到第五线;由第一线和其次线画出的间叫做第一间,再上面的称其次间、第三间、第四间。
很明显,假如仅仅利用根本谱面上的五条线和四个间,我们最多只能纪录9个根本音级,加上变化音级也不过14个音,这在许多音乐作品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纪录音高高于第一线或者低于第五线的音级,还要在第五线上面或第一线下面加上很多短线,叫做“加线”。位于根本谱面上面的加线叫做上加线、下面的叫做下加线,并且由此产生了上加间和下加间。
加线和加间的计算方法是:上加线和上加间与根本谱面的计算方法一样,也 是由下至上计算。即:第五线上面的加线依次为:上加一线、上加二线、上加三线……。第五线和上加一线形成的间叫做上加一间,在向上依此类推;下加线和下加间则由上向下计算。即:第一线下面的加线依次为,下加一线、下加二线、下加三线……。第一线和下加一线形成的间叫做下加一间,依次向下为,下加二间、下加三间、下加四间……。
、休止符:
音符就是在五线谱上记录声音持续时间长短(时值)的符号。
休止符就是记录声音连续时间长短的符号。休止符同样记录的是声音,只不过它记录的声音不发声而已。可以说休止符是“不发声的音符”,它同样对音乐的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音符由“符头”(空心或实心的椭圆形标记)、“符干”(垂直向上或向下的短线)和“符尾”(连在符干末端的细细的旗状标记。)三局部组成。依据时值的不同分为:
二全音符(很少使用):空心符头,并且左右加垂直的短线。没有符干、符尾;
全音符:空心符头,没有符干、符尾;
二分音符:空心符头加符干;
四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
八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和一条符尾;
十六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和两条符尾;
三十二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和三条符尾;
我们用五线谱记录音乐的时候,并不是把全部的音符、标记积累在谱面上就可以了,而是要遵循一些标记规章的。正确地把握这些规章,可以使谱面清楚明白,从而能够精确地反映乐思,并且有助于相互的沟通。
前面我们讲过音符最多可以由三个局部组成——符头、符干、符尾,其中,音符的符头可以记在五线谱的任意线或间上。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越高,则它所代表的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在记录单声部音乐的时候,由于单声部音乐在同一个位置上的音符时值是一样的,即此位置上的音符可以共用一条符干。所以我们采纳单符干方式记谱。 用单符干记谱时,当符头在第三线以上时,符干朝下,写在符头的左边;当符头在第三线以下时,符干朝上,写在符头的右边;符头在第三线上时,符干朝上或朝下均可,此时要邻近音符的符干方向而定。符尾永久写在符干的右边并且弯曲指向符头。假如同一时刻有多个音符同时发声,则各个音符纵向对齐记录,此一列音符共用一条符干,符干的方向以距离第三线最远的符头为准。假如不同时刻、相互连续的几个(列)音符都有符尾,这时可用共同的符尾(符杠)相连。假如符杠在两条以上,则相互之间要平行。
单声部音乐永久用单符干记谱,多声部音乐只有在节奏一样(同一时刻每个声部中的音符时值一样)时才可以用单符干方式记谱。节奏不同时,要用双符干或多符干记谱。在用多符干记录二声部乐谱时,高音声部的音符,符干朝上,低声部的符干朝下。声部交叉时(即高声部最低的音有时会低过低声部的音。),其原则不变。
符干的高度一般保持八度音的距离,假设符干连着很多符头时,符干的长度应是符头间的距离加上八度音程的距离。假如符头在上加三线以上,符干必需延长到五线谱的第三线或者第四线。假如符头在下加三线以下,符干必需延长到五线谱的第三线或者其次线。音符假如带有符尾,则符尾外形不变。
当很多音符以共用符尾连结在一起时,会消失符干长度长短不一的状况。这是要使符杠(共用符尾)与最近的符头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八度左右。符杠的角度要和音符在谱面上的走向根本平行。符点(后面将要介绍到)要写在音符符头或休止符右面的间内,而不是线上。
休止符在单符干记谱时要写在第三线或尽量靠近第三线的位置。二分休止符写在第三线的上面,全休止符写在第四线的下面。双符干记谱时,假如是各声部共同休止的时候,休止符的写法和单符干记谱一样。个别声部休止时,休止符要写在五线谱的边缘,或线谱的外面。这时全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就需要加线,全休止符写在加线的下面,二分休止符写在加线的上面。
在前面我们曾经讲了一些具有根本时值的音符。但是,当我们利用五线谱记录乐曲的时候,仅仅依靠这些音符是不够的。比方:当我们要记录一个音符,但是,它的时值相当于一个半二分音符那么长。也就是说这个音符的时值比二分音符长,比全音符又要短一些,很明显假如用根本音符来表示就无能为力了。在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一些给根本音符增加时值的补充记号。这主要由三种:
:
符点是记在音符符头右边的小圆点儿,用以增长音符的时值。假如一个音符的右边带有一个符点,那么就表示此音符的时值在原来的根底上还要再增加1/2;假如是带有两个符点的音符,则表示此音符的时值在原来的根底上还要再增加3/4。例如:
带有一个符点的二分音符,它的”时值就是一个二分音符再加上一个四分音符的长度。
带有一个符点的八分音符,其时值等于一个八分音符再加上一个十六分音符的长度。
带有两个符点的全音符,其时值等于一个全音符再加上一个二分音符的长度。
带有两个符点的四分音符,其时值等于一个四分音符加上一个八分音符的长度……
同样,符点一样适用于休止符,它所表示的意义和用在音符后面时是一样的。
:
延音线是一条向上或向下弯曲的弧线,其作用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一样音高的音符相连,在演唱或演奏时作为一个音符,它的长度等于全部这些音符的总和。
在单声部音乐中,连线永久写在和符干相反的方向。假如是双声部音乐,则高声部的连线朝上弯,低声部的连线朝下弯。假如多于两个声部,连线则分别记在两边。
:
延长号的外形是在一个半圆形的中间加上一个圆点,在单声部音乐中,它写 在音符或休止符的上面,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演奏者的意图可以自由的增长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在多声部音乐中,延长号也可以记在音符或休止符的下面。此外,延长号还可以记在小节线上,表示小节间片刻的休止。当延长号记在双纵线小节线上时,代表音乐的完毕或告一段落。
第六、 变音记号
变音记号是用来表示上升或降低根本音级的记号,一共有五种:
(#):表示将根本音级的音高上升半音;
(b):表示将根本音级的音高降低半音;
(※):表示将根本音级的音高上升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bb):表示将根本音级的音高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表示把已经上升或降低的音复原。
从纵向位置来讲,变音记号可以记在五线谱的线上或间上,以对应要转变的音符;从横向位置来讲,变音记号可以记在音符的前面或谱号的后面。
直接记在音符前面的变音记号叫做临时变音记号,它只对所在小节中的全部具一样音高的音符有效——比方,在一个小节中,临时升记号记在了第五线的F音上,那么就表示本小节第五线上的F音在演奏时要上升半音。但是,假如在此小节中还有一个第一间的F音(同名不同高),并且盼望这个音在演奏时也上升半音,那就需要在此音符的前面也加上一个临时升记号#。
留意:临时变音记号只对其所在小节内的音符生效。进入到后面小节中全部转变的音符自动复原。
当变音记号写在谱号(乐曲第一小节最前面的花体符号)后面时,则称为“调号”,它是用来标记乐曲的调式的。除非在乐曲的进展当中转变调号,否则它对五线谱内全部具有一样音名的音符都生效。——比方G大调的调号是一个升号,记在第五线上。它表示谱面内全部的音名为F的音符(包括同名不同高的音符)都 要上升半音,而不仅仅是上升第五线上的F音。
假如在乐曲进展当中需要转变调号,则需要遵循如下规章:
。这时只需要在要转变调号的那一小节的开头处直接写出新的调号;
。这时要先在前一小节的最终复原多余的变音符号,然后在要转变调号的那一小节的开头处直接写出新的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