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防范.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防范.doc

上传人:w8888u 2017/10/29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防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防范



摘要: 真实的会计信息应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济业务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它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合理决策;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帮助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评估和预测未来的资金流动。因此,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然而,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造成了一些企业的长期潜亏,误导了经济行为,引起经济犯罪,使企业的投资风险加大,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我国人事制度改革滞后、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机制不健全、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方法要从改革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外部控制制度、严格执法、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入手。本文主要通过挖掘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因素及其危害性,探讨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危害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082-02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
会计信息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各种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有:

例如,将应计入生产成本的支出计入在建工程,以减少成本,虚增利润;如果想增加成本,隐瞒利润,则使用相反的会计处理手法。

由于损益是分期计算的,通过在不同的会计期间任意调节收入和费用来人为调节利润。例如,待摊费用任意摊销,预提费用任意计提,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任意分配费用等。
目前,经济飞速发展,会计信息越来越重要,不管是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部门,还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或者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等有关各方,都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并作为相应决策依据。提供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就是现代会计的目标。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极大的危害,归纳出来,有以下几点:

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入账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相等,可能会产生会计信息失真,其实质上导致各方利益受损。若一项经济业务入账价值大于实际价值,这其中可能会有不正当的购销行为,有关人员营私舞弊。企业想要推迟缴纳税款时间,就会隐瞒收入、降低利润,推迟销售收入确认时间。会计处理还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为了某种利益的需要,改变折旧的计提方法、费用的摊销方法、存货的计价方法等。另外,会计活动维护会计主体的利益,若违背规则、必然会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如债权人。通常采用的方法有通过虚假会计信息进行偷税、漏税,采用错误的计提、摊销方法侵占职工权益,歪曲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数据损害债权人利益。

会计信息的影响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包括利益分配的决策、投资、融资等。例如企业要进行一项投资决策,就要分析其成本和利润,这些数据要是建立在虚假的会计信息基础上,就会使企业造成错误的判断。从国家的宏观层面看,会计信息的失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经济政策,使社会福利遭受损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