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偷渡清洁工变身“洋博士”.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偷渡清洁工变身“洋博士”.doc

上传人:cj83252951 2017/10/30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偷渡清洁工变身“洋博士”.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偷渡清洁工变身“洋博士”
偷渡赴美,耶鲁大学做保洁

浙江省海盐县是嘉兴市最富裕的县份之一,1989年,该县19岁的农家子弟沈镇林高中毕业后,不甘心像父辈那样当一辈子农民,就跟随当时汹涌的偷渡浪潮,被蛇头塞进一条小渔船的封闭船舱,跟几十个人蛇一起,历尽千难万险来到了美国。
尽管沈镇林具有浙江人特有的聪明头脑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但是到达美国后他才发现。蛇头并没有把他送到纽约、旧金山等一些他向往的大城市,而是把他们扔到了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这个地方是他以前根本没有听说过的。
不过,灰心的沈镇林很快在纽黑文市惊喜地发现了一个他熟悉的名字“耶鲁大学”。于是,沈镇林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耶鲁大学。因为沈镇林明白,如果在美国社会上闯荡,他人蛇的身份很容易被警察发现而被遣送回国,如果在相对封闭的大学里,就会安全得多。
在当地中国人的推荐下,沈镇林成为耶鲁大学的清洁工,这一干就是
10年。后来沈镇林把自己这10年的经历比喻为“卧薪尝胆”。
如果沈镇林仅仅满足于当一个清洁工,那他就不是沈镇林了。沈镇林最大的梦想就是发财。沈镇林发现,耶鲁大学是开放式教学,很多课程都可以去旁听。于是,他开始流连于各种讲座的课堂。
在旁听了很多内容的课程之后,沈镇林对计算机课程尤为热衷。因为身处美国的沈镇林热衷于网络,他经常上网到国内的一些聊天室游荡,他需要了解更多的计算机知识。而且,美国的计算机技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他希望自己能够有一技之长。将来无论在美国还是回国,自己懂一些专业知识,都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为了学****计算机知识,沈镇林不但在耶鲁大学旁听,还专门到地处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地区的斯坦福大学旁听计算机课程。客观地说,旁听了很多从研究生到博士的课程,沈镇林的确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不过,这些知识对真正的专家而言只是皮毛而已。
在旁听的过程中,沈镇林终于发现了“商机”,耶鲁大学的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出版有各方面的专著。而在无所不有的网络上,下载各种文章和资料,实在是举手之劳。

但这些仅仅是想法而已,在知识产权保护非常完备的美国。沈镇林还不至于蠢到拿别人的东西以人蛇的身份到出版社出书,那比老鼠给猫当***还危险。但是,在他与国内一位出版社社长的聊天中,这种想法开始慢慢变成了现实。

回国就职,两年当上副社长

1999年年初,在沈镇林偷渡美国的整整第10个年头,他的人生开始了突然转机。因为沈镇林知道在美国靠出书骗钱不行,他想在中国试试运气,于是他开始通过网络与国内的一些出版社进行联系,并把自己的“书稿”投往各出版社。
国内的出版社很快有了回应,在一次网络聊天时,沈镇林认识了时任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社长的秦女士。在聊天时,英语已经相当流利的沈镇林在介绍自己的身份时,便自称是耶鲁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秦女士正为出版计算机方面的图书开发而发愁,当沈镇林得知这个消息时,便自称已经有多篇学术文章在美国的主流学术媒体发表。目前正在撰写几部计算机方面的图书。沈镇林还吹嘘说,他在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有很多老师和同学,都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他可以邀请他们为出版社写书。当秦女士得知沈镇林马上就要博士毕业时,立即力邀沈镇林回国加盟出版社,并一再请求沈镇林一定带着自己的全部书稿回国。心花怒放的沈镇林哪有不答应的道理,他顾不上造一个假博士文凭,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