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拓展后勤培训教材
第一章拓展训练及拓展后勤
著作人:谭文浩
拓展概述——拓展定义
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对管理者和企业家进行心理和管理两方面的管理培训,称之为“Outward Bound”,中文译为“拓展训练”。
“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返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
拓展概述——拓展意义
企业
增强团队凝聚了及员工间相互配合的团队合作意识,
改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风气,
增进管理者与员工内部的沟通与交流,
使参与者适应新环境,在工作中不断进取,
表现出最佳的领导和管理才能,
当面临新的挑战时,更加从容有序
个人
学会控制
懂得挑战
勇于尝试
积极主动
挖掘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
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与人合作
拓展概述——拓展发展
国外发展
起源(二战期间)
发展(二战结束)
传播(70年代)
二战期间的英国,在大西洋的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人们发现,生还的人并不一定都是体能最好的,但却都是求生意志最顽强的人。
于是汉恩等人1942年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二战后,英国出现了一种叫做Outward Bound的管理培训,这种非常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欧洲的教育培训领域并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发展到全世界。培训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训练扩大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70年代,传入美国后,卡尔*朗吉正式创立了体验式学习,被后人尊称为体验学习之父。
拓展概述——拓展发展
国内发展
物以稀为贵(1995年)
雨后春笋
(1997年-2004年)
貌似百家争鸣(2005-至今)
1995年由台湾引进,北京拓展训练学校。
1996年人众人将“拓展训练”注册为自己的商标。
1997年-2004年北京的拓展训练这种新颖的培训犹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和认可。
2005年-至今,中国的大市场这个温床孕育了各种拓展公司,貌似百家争鸣实则良莠不齐。
“去其糟粕”时代的来临还是一个未知数。
拓展概述——拓展中的角色
客户——销售专员
培训师
客户——学员
拓展公司——培训专员
外包服务人员
后勤人员
拓展概述——拓展中的角色
拓展培训师与其他老师的区别
1、与学历无关
2、不传授具体知识
3、引导
4、体验式教学
1、高学历,或专业师范毕业
2、教授具体知识,及具体办法
3、非引导
4、填鸭式教学
传授知识
拓展概述——拓展中的角色
拓展后勤与导游的区别
1、丰富的知识
2、专业的户外本领
3、急救常识
1、丰富的景点知识
1、给游客食、宿、行等各方面帮助
2、解决旅游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拓展概述——拓展流程
有需求的团队
培训专员提出需求,寻找供应商。
拓展销售专员接收需求
双方接洽,制定方案,签订方案。
前期准备
拓展概述——拓展流程
培训准备
销售专员下单给后勤人员
后勤人员按照团队需求进行准备
后勤人员与销售专员最终核对
后勤人员出队前最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