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

格式:doc   大小:195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

上传人:luyinyzhi 2017/10/31 文件大小:1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附件1:
山东财政学院精品课程申报表
推荐单位政法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课程负责人毕春丽
申报日期 2009年3月20日
教务处制
二○○九年三月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名
毕春丽
性别

出生年月
196603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
学位
硕士
职务
教研室主任
传真
所在院系
政法学院
E-mail
bichunli66@
通信地址(邮编)
山东财政学院政法学院(250014)
研究方向
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毛泽东思想概论》公共课 2学时/周 3届共1100人;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公共课 2学时/周 3届共1500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专业课 3学时/周 2届共6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指导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一届 2人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
1、《新世纪以来关于斯大林模式问题的研究综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独立
2、《试析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经济师》独立
3、《参政能力的提高——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山西高等学校社科学报》独立
4、《毛泽东调查研究实践论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独立
5、《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提高》《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独立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 主讲教师情况(1)
1-1
基本
信息
姓名
朱玉周
性别

出生年月
1968/9/2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
学位
博士
职务
传真
所在院系
政法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山东财政学院政法学院 250014
研究方向
中国历史中国哲学史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课程:
1、中国政治制度史专业基础课 3节 2届 95人
2、政治社会学专业选修课 2节 1届 48人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识课 2节 2届 260人
4、传统哲学与现代管理公选课 3节 1届 130人
二、实践性教学: 指导毕业论文6篇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
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
间)(不超过五项)
1.《宋代东平梁颢家庭兴盛原因析论》,《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2/1。
2.《<管子>天论简析》,《管子学刊》,2007年第1期,2/1。
3.《试论汉代的宇宙生成论》,《齐鲁学刊》,2007年第3期,独立。
4、《汉代儒学神化历程探析》,《北方论丛》2008年第2期,独立。
5、《道教阴阳太极图的演变》,《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5期,独立。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主讲教师情况(2)
2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