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文档名称: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2.8 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485KB   页数:7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2.8 PPT课件.ppt

上传人:yzhlya 2017/10/31 文件大小:1.4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2.8 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手足口病诊疗
西安市第八医院暨陕西省传染病医院
许荣放

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2010年4月,卫生部印发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
2011年6月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制定了《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作为《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补充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
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
A组柯萨奇病毒(CoxA)、
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
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
人肠道病毒感染的一般致病机制
进入途径
口腔/呼吸道
咽喉及下肠胃道
传播
扁桃体、深层淋巴结、肠道淋巴结
微病毒血症
先天性感染
神经系统
心脏
肝脏、
胰脏、
肾上腺
呼吸系统
皮肤及黏膜
病毒血症
神经系统
抗体产生、病毒血症消失,病毒感染症状改善
飞沫、接触、饮食
肌肉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