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黔之驴
[唐]柳宗元
本文是一篇寓言,选自《柳河东集》。是其《三戒》之一。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为“韩柳”。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江雪》、《渔翁》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是一篇寓言。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寄托一些道理的文体,具有短小精悍,讽喻性,劝诫性等特点。
本文文体
注音
黔
窥
骇
遁
噬
狎
踉
憖
qián
kuī
hài
dùn
shì
xiá
liáng
yìn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朗读
段落划分
一、黔驴的来历及虎初见驴的心态。
二、故事的主体。写虎逐步摸清驴的底
细,终于吃掉驴。(分四层)
①虎惧驴
②虎戏驴
③虎识驴
④虎吃驴
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
以为神
莫相知
以为且噬己也
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搏
技止此耳
生动描绘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推动
情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