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答司马谏议书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84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答司马谏议书PPT课件.ppt

上传人:yixingmaob 2017/10/31 文件大小:5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答司马谏议书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主讲人:严若华
一、学习要点:
学习王安石为新法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掌握这篇驳论文章的反驳方法,及本文的语言特色。
注意一词多义的用法。
二出处与作者
本文选自《王临川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时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列宁曾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中进士后,做过十多年的地方官,仁宗嘉佑三年,他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变法主张。在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中,他两次出任宰相,两次被迫辞职。曾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二出处与作者
他的散文以见识高超、议论犀利、逻辑严谨、笔力雄健著称。他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有《王荆公文集》、《周官新义》、《临川先生文集》等。
三题解与背景:
司马谏议,即司马光,字君实。这封信是针对司马光致书批评新法而写的回信。
北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宋朝统治者深深难以摆脱的危机中,王安石目睹内忧外困,立志改革。熙宁二年(1069年),他出任参知政事的官职,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勇气,大力推行新法。
三题解与背景:
由于新法限制了大官僚、大地主的特权损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因此遭到强烈的反对。司马光就是保守势力的代表,他于熙宁三年二月、三月,两次致书王安石,以三千四百多字的长话抨击新法,要求停止变法。王安石的第二次回话就是这篇著名的《答司马谏议书》,回信中义正辞严地反驳了司马光在信中提出的种种指责,表示了自己坚持变法、改革、绝不动摇的决心。
阅读与理解
不恤国事:不关心国事。恤,忧虑,顾念。
上乃:乃,却。胥怨:相与。
非特:不仅。特,仅,只。
盘庚不为……可悔故也:盘庚不因为有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这是由于他考虑到这样做的好处,然后采取行动,认定做的对,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
阅读与理解
盘庚不为……可悔故也:盘庚不因为有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这是由于他考虑到这样做的好处,然后采取行动,认定做的对,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
改其度:度,法令,计划。
是而不见:是,认定做的对。大有为:为,作为。
度义而后动:考虑这样做是适宜的然后采取行动。度,估计,考虑,这里做动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