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八下诗词曲五首 优秀课件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131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下诗词曲五首 优秀课件PPT课件.ppt

上传人:wangzhidaol 2017/11/1 文件大小:2.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下诗词曲五首 优秀课件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词曲五首
学****目标
1、学****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
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唐宋两代对其诗文评价甚高,可见刘禹锡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途径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此写此诗回赠。
阅读理解
2.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分)
阅读理解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比喻
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这两句诗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
了哲理,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