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压强浮力 期末复习提升题(无答案).pdf

格式:pdf   大小:59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压强浮力 期末复习提升题(无答案).pdf

上传人:cjc201601 2023/5/19 文件大小:5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压强浮力 期末复习提升题(无答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压强浮力 期末复习提升题(无答案) 】是由【cjc20160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压强浮力 期末复习提升题(无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压强浮力期末复习提升题
一、单选题
1.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其中,鸡蛋静止如图所示,
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 F 和 F ,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 P 和 P ,则( )
1 2 1 2
F =F P >P F =F P =P
A. 1 2 1 2 B. 1 2 1 2
F <F P =P F >F P >P
C. 1 2 1 2 D. 1 2 1 2
2.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上
表面距离水面 4cm,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向水中适当的加一些盐,则物块底部受到的压强不变
B. 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 4N 向下的压力
C. 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6N
D. 木块的密度为
3.将一圆柱形木块用细线栓在容器底部,容器中开始没有水,往容器中逐渐加水至如图甲所示位置,在这一过程中,
木块受到的浮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由图象乙得出的以下信息正确的只有( )
①木块的重力为 10N
②木块的体积为 1×10﹣3m3
③细线对容器底部的最大拉力为 6N
④木块的密度为 ×103kg/m3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 100cm2、质量为 200g 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有一块质量为 60g,体积是 100cm3
,则( )
A. 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600N
B. 木块的密度是
C. 注水后当木块漂浮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注水前相等
D. 注水后当木块漂浮时,木块排开水的质量为 60g
5.在学习浮力知识时,小红将一物体用细线挂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如图甲所示;
1
然后她将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水未溢出且物体始终不与烧杯接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如图
2
乙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所受到压力的合力为 F
2
B. 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的大小等于 F
1
C. 弹簧测力计前后示数变化量的大小等于浮力的大小
D.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与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烧杯底的压力不变
6.如图所示,在水槽中有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甲球漂浮在水面,乙球悬浮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和 F ;它们的密度分别为 ρ 和 ρ .下列关于甲、乙受到的浮力和它们的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乙 甲 乙
A. F >F ,ρ >ρ B. F <F ,ρ <ρ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C. F >F ,ρ <ρ D. F <F ,ρ >ρ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7.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容器和水的总重为5N (如图甲所示)。将体积为 10cm3 的物体 A 全部没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 T1 为 (如图乙所示)。若将容器、水和浸没水中的物体 A 用弹簧测力计一起称量 (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为 T2.则( )
A. 浸没水中的物体 A 所受浮力为 N
B. 浸没水中的物体 A 所受浮力为
C.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T2 为
D.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T2 为 N
8.如图所示的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酒精、水与盐水,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B. 酒精的质量最小
C.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D. 它们的质量一样大
9.将合金球 A 和木球 B 用细绳相连放入某种液体中时,木球露出液面的体积为它自身体积的 3/8,如图(a)所示,当把
2
细绳剪断后,合金球沉底,木球露出液面的体积是它自身体积的 1/2,这时合金球 受到池底对它
的支持力为 2N,如图(b)所示,若已知合金球和木球的体积之比是 1:8,则 ( )
A. 合金球的密度为 2×103kg/m3
B. 绳子剪断前后,两物体所受的总浮力相差 4N
C. 合金球所受的浮力为 1N
D. 合金球的重力为 3N
10.底面积不同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 A 和 B 被置于水平桌面上,它们原先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如图
所示。若从这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p 的大小关系是
A B
A. 抽出相等质量的液体后, 一定等于
B. 抽出相等体积的液体后, 可能大于
C. 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 可能大于
D. 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 一定等于
11.小梅帮妈妈做饭时,把一个质量为 l00g 的土豆放进盛满水的盆里,有 90g 水溢出,则( )
A. 土豆会浮在水面上 B. 土豆会沉入盆底 C. 土豆会悬浮在水中 D. 无法判断
12.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 B. 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C. 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块所受的浮力 D. 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13.如下图甲所示,将一挂在弹簧秤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 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图乙
中能正确反应弹簧秤示数 F 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 h 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14.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木块放入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木块有1/4 的体积露出水面,这时容器底部
受到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大了 150P ;若在木块上放一块铁块,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且木块没
a
接触容器底部。
A. 木块的密度为 / cm3
B. 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是 1:4
C. 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是 1:5
D. 这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加了200Pa
15.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容器,其中一个正放,另一个倒放,里面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液体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和 p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 F 和 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甲 乙
A. p >p ,F =F
甲 乙 甲 乙
B. p <p ,F <F
甲 乙 甲 乙
C. p <p ,F >F
甲 乙 甲 乙
D. p =p , F =F
甲 乙 甲 乙
二、多选题
16.两个小球 ρ :ρ =2:1,V :V =2:3,将两小球放在同一杯水中,则甲乙两小球所受浮力之比可能为( )
甲 乙 甲 乙
A. 2:3 B. 4:3 C. 2ρ /3ρ D. 2ρ /3ρ
水 乙 水 甲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
3
1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
上有两个质量不计的圆
柱形容器 A、B,横截面
积均为 ×10-3 m2,A
的底面向上凸起,B 的底
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 N的水,则B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A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 、p ,则p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A B A________
于”)p 。
B
18.将一质量为 ,密度为 ×103kg/m3 的实心铝球投入到盛有足够多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水未溢出,容器底面积
为 8×10-3m2。则铝球的重力是_______,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是________。
.底面积为 S =200cm2 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现有一底面积为 S =120cm2,高 H=20cm 的圆柱体 A,一开始
19 B A
圆柱体的下表面恰好贴着水面,如图所示。若圆柱体A 相对于容器下降高度 h=10cm 时(圆柱体未触底,水没有溢出),
容器底部所液体压强增大了_______Pa,圆柱体 A 所受浮力为_______N。
2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左右两个均匀实心圆柱体,高度均为 ho,质量比为 1:3,则左右两个
圆柱体的底面积比为____________;将两圆柱体沿水平方向截去某一相同的高度 h,并将所截去的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
部分上表面,叠放后新组合的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比为3:1,则所截的高度 h 与原高度 ho 的比 h:ho=________。
21.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木块放入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木块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这时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大了 600P ;若在木块上放一块铁块,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
a
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是 ,这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加了 P 。
________ ________ a
22.在盛水的容器里放一块冰,冰块漂浮在水面上,这时冰块水上部分的体积与水下部分的体积之比是 ________ ,当
冰块全部熔化后,容器中水面高度将________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冰块里一小石块,当冰块全部熔化
后,容器中水面高度将________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3.甲、乙两个自重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位
置如图所示,此时液面相平.则小球在甲中所受浮力_________(>/=/<,下同)乙中所受浮力, 取出小球后甲容器对
桌面的压力________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24.把一个体积是 250 厘米 3 的物体,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结果溢出水的体积是 200 厘米 3。那么,这个物体在
水中的浮沉情况是_______,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 3。
25.某同学做实验探究长方体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与物体下表面在水中深度的关系,如图,将高为 10cm 的长方体挂在
弹簧测力计下,将其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记录金属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 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 F,实验数据
如下表.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之前受到浮力 F 浮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 h 的关系式为________
2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圆台形容器以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 A、B
液体,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 ____ p ,两液体密度  ____  ,两容器对桌面的
A B A B
4
压力 F ____ F 。(均选填“>”、“=”或“<”)
甲 乙
27.如图所示,将边长为 米的正方体物块 A 用细线悬挂着浸没于水中后,容器内水深变为 米,此时物块 A 受到
的浮力大小为_____牛,方向_____。已知物块 A 上下两个表面中,一个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牛,则另一个表面受
到水的压力_____是 牛(选填“可能”或“一定”)
28.如图,将同一物体分别放入 a、b 两种液体中,由图可知,物体在 a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_____(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在 b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29.一正方体铁块,在水下某深度时,上表面受到 15N 的压力,下表面受到 20N 的压力,则此时铁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
当铁块下沉到某位置时,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为 20N 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N。
30.如图所示,底面积为 S 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把一质量为 m 的物体 A 放在它上面时.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
1
变化量为 ;另有一个底面积为 S 、内装某液体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也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当把物体 A 浸没在
2
液体中时(液体未溢出),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若物体 A 的密度为 ρ,则该液
体的密度为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31.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10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 ;用细线拴
1
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 ;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
2
所示,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8N,p :p =5:7,金属球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______N,则金属球的密度为_______kg/m3
1 2
32.甲、乙两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都为P,现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各切去一半,如图(a)所
示,则剩余一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_________P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切下部分互换位置替放,
甲 乙
如图(b)所示,此时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和 P ′,则 P ′、P ′与 P 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甲 乙 甲 乙
33.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袋
的质量 m 和 m 的大小关系是 m m (选填“>”、“=”或“<”,下同);两次排开水的体积 V 和 V 的大小关系是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V V ;两次所受的浮力 F 和 F 的大小关系是 F F ;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p 和 p 的大小关系是 p p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甲


四、实验题
34.小亮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____移至标尺左端 0 刻度线处,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图甲是他测量空瓶质量时的情景,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瓶的质量是 20g。
(3)用瓶子装满液体,用天平测得瓶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是__________g,已知瓶子的容积是 40 ml,则液体
5
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4)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该液体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m ;
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 ;
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该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m ;
2
则小华测出的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ρ=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

(5)小亮在课后制作了一个可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筒与大筒均为圆柱形容器。小筒和托盘的总质量为
200g,小筒底面积50cm2,高 12cm,大筒中装有适量的水,托盘上不放物体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的位置的刻
度均为“0”,将小筒竖直压入水中,当水面距小筒底 10cm 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的刻度均为最大测量值,
小筒 和大筒的分度值相同。把被测物体放入托盘中,读出小筒或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
的质量。
①该装置所能测量物体的最大质量为______g;
②小筒上相邻两刻度线的间距比大筒上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____(选填“大”或“小”);
③他想利用此装置测算出石块的密度,操作如下,如图乙所示,将石块放入托盘中,读
出大筒上的示数为 m ;如图丙所示,将此石块沉入水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 m ,该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ρ =_______
1 2 石
(水的密度用 ρ 表示)

35.小冉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 的弹簧测力计,底面积为5cm2、
高度为 6cm 的实心圆柱体铜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
1小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 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铜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
同深度,步骤如图 B、C、D、E、F 所示 ( 液体均未溢出) ,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2在实验步骤 B 中铜块所受浮力 F  ______N;

3分析实验步骤 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 A、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
有关。
4小冉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 kg / m3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还算出了步骤 B 中铜块下表面
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Pa,并发现步骤 B、C、D 中铜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______ ( 选填“增大”或“减
小” ) 。
五、计算题
6
36.如图 a 所示,正方体木块 A 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其质量为 4kg,其边长是 20cm,已知水的密度 ρ =×103kg/m3,

求:
(1)水对 A 木块下表面产生的压强大小;
(2)木块 A 浸入水中的深度 h ;